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七十八章 公车上书的后续影响 (第1/3页)
虽然公车上书的大部分要求都被朝廷拒绝了,可是它的后续影响还在,毕竟这是中国第一次有人正式的提出了西方思想改良的观点。
在公车上书之后,很多的各地官员都提出了改良政治的要求和主张,一时间朝廷上下,改革声不绝于耳。
公车上书失败之后,康有为、梁启等筹办强学会,得到了张之洞、刘坤一、赵尔巽、王文韶、谭钟霖等一批地方官员的支持,张之洞更是派遣自己的幕僚汪康年助办《时务报》。
随着各地维新思想的不断壮大,光绪下定了决心要改良政治,于是下了一道圣旨:“各地可自寻他法,革除积弊,事有专权。”一道圣旨把地方改革大权下放了。
胡啸飞刚从朝鲜回来就接到了革除积弊,事有专权的圣旨,一拿到这个圣旨,胡啸飞立即找来了唐绍仪、刘含芳、锡良、王永江、虞洽卿、聂汝魁、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于光龙、詹天佑、唐国安、萨镇冰等一干幕僚商议。
“各位,现在皇帝陛下已经把改革积弊的权利下放到了督抚一级。我们肯定要响应,可是你们也知道革除积弊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大清积弊已久,个中关系错中复杂,所以这个事情办起来相当的困难,你们都来谈谈,看看怎么做这件事情。”
唐绍仪是胡啸飞的第一幕僚,现在又是处理山东政务的第一人,唐绍仪先说道:“大人,各位。我们山东自从山东开计划实施以来,一天一大步的在前进,这些恐怕在做的各位也都看到了眼里。现在的山东每天都有新的东西诞生,别说你们没见过,就是我们这些留过洋的人也没见过。社会在一天天进步,而我们的许多官员却还在拿着四书五经中的老陈条来管理地方,这明显和现在的状况不符。让一个不懂得开矿的人去管理矿山,那生产效率能提高吗?所以,我们先应该从官员的考核上入手,虽然我们有了民意代表制度,可这只起到了监督作用,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官员的任命问题。既然事有专权,那我们就来个大考核,把所有山东的官员清理一遍,凡是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一律拉下。另外要根据每人的所学来任命职位,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像詹大人,他学的是铁路,可是在刚回国时居然被分配到了北洋当一个小火轮的驾驶员,这明显是驴头不对马嘴吗?现在詹大人在铁路总公司任职,你们也看到了他所挥的作用。所以必须梳理官场,做到人尽其责,人尽其才。”
唐绍仪一番话,算是把那些留过洋的人的心里话给说了出来。人不尽其才,工作起来别提多窝心了。
詹天佑听了唐绍仪的话,说道:“少川刚刚讲的不错。人不能尽其才,就像你有十分力,可是在这里你只能使出八分力,这是对人才的浪费。向我们修建铁路,很多原来的官员根本就不知道测绘、勘察是什么?更不知道物理化学是什么?像这样的官员来修铁路,只能够让他们搞搞后勤还可以,真要让他们修起路来,那还不得把路修到太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