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三章 整肃海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三章 整肃海防 (第2/3页)

李纯部加强崮山后、虎山、摩天岭防线守卫,守护威海东南路安全。

    预备役第一旅正式改变为山东海防军,于光龙任旅长,第一团孙金彪,驻防酒馆,第二团李楹,驻防胶州湾,第三团何大勋,驻防荣成,第四团谭邻都,驻防文登。威海附近地方部队曹正榜北帮炮台守备部队东字营三营15oo人、南帮炮台守备部队曹凤仪襄字营三营15oo人、刘公岛守备部队张文宣巩军四营2ooo人统一归属威海卫陆路清军统领戴宗骞指挥。冯国璋一团和何大勋预备役三团则归属虎啸军指挥,不隶属于戴宗骞之威海卫陆军。

    这样的调整,让胡啸飞最起码可以在威海卫外围筑起了一道防线,一旦日军真的从荣成登陆,最起码可以在威海卫南路很快的组建其一条防线,防止日军很快的占领南帮炮台,最后夺取刘公岛。

    除了调整部队,胡啸飞还在沿海三十里内的村子组建了联保海防制度。

    所有沿海三十里附近村子,每村必须选出一个保长,所有进入沿海三十里地的陌生人必须在保长处登记,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日本间谍的出没。

    一旦现日军登陆,保长必须尽快组织村民撤退,实行绥靖政策,并且快上报官府。

    每村成立联保海防巡逻队,每天巡逻海岸线,防止日军偷袭登陆。

    所有渔船出海必须在保长处登记,一旦渔船过预定日期没有返回,必须尽快上报。

    每县必须组织工作队,长期的在各村进行海防教育。

    虽然联保海防制度刚开始会给当地农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可是在非常时期,这也是胡啸飞不得已采取的措施。

    胡啸飞相信,一旦百姓真正的懂得了海防的重要性,并且积极的参与进去,那么山东的海防才算是真正的牢靠,纯粹的靠官府的力量,并不能够保障海防的万无一失。只有官民的精诚合作,才能够建立起固若金汤的海防线。

    在荣成县城,吴佩孚还建议胡啸飞最好成立海警制度,从现在的警察部队调出一部分,分批送入山东水师进行培训,尽快的购买一部分吨位较小的快船,让他们驻扎在沿海的小渔港,配合渔民组成的海防巡逻队,加强海上巡逻。

    胡啸飞一听,觉得可行,立即吩咐吴佩孚尽快实施。

    烟台造船厂虽然造不出来大型军舰,可是十几吨的小木壳快船还是能造的。

    很快在胶州湾、琅琊台、石臼所、鳌山卫、海阳所、石岛湾、荣成湾、威海卫、芝罘、长岛、龙口港、莱州十二处成立了十二所海警巡逻队,每队配置三十人,配置毛瑟1888式快抢,三条小木壳快船。

    各个炮台经过重新编组、配置,原来的所有考核不合格守将和守卫全部撤换。所有炮手都经过了王士珍炮兵营的培训和指导,战斗力比原来强了不少。

    在待遇上,胡啸飞专门嘱咐虞洽卿,王永江要提高他们的待遇,生活上要给予照顾。

    以上条条措施,加上北洋水师和山东水师,构建成了整个山东海防体系。

    这个体系在战时究竟能够挥多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