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一章 工业发展,人才聚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一章 工业发展,人才聚集 (第3/3页)

飞笑话的人,这次彻底的闭嘴了。

    胶济铁路和胶烟铁路的动工,还有后头莱芜钢铁厂、潍县化工厂,青岛港口建设等等相继动工,带动了山东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到工业开中来,他们也逐渐的在工业开中得到实惠和好处,中国未来的一大新兴阶级-工人阶级正在形成。

    有了胡啸飞支持的大批企业军工,并不断的投入生产,整个山东的社会形态也正在逐渐的生改变。

    几千年来一层未变的农耕手织时代,正在被大批量的机器设备所取代。而大量的西式学校的设立,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教育的同时,带来的是思想的变化。

    一条胶济铁路的开工,雇佣民工过二十万,需要的水泥上百万吨,需要的石料更是不计其数,只要是开了水泥厂,或者开了石料厂,几乎可以说稳赚不赔,这也是山东最先展起来的一批资本家。

    背后有了胡啸飞华龙兴业银行的支持,和胡啸飞政策上的倾斜,山东的工业焕出了勃勃生机,很多小型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了起来。

    工业产品的增多,带来的是市场的繁荣,济宁、济南、潍县、烟台,客栈几乎全部爆满,酒店座无虚席,第三产业也在工业的带动下,有了长足的进步。

    顿时山东货成了全国的畅销品,山东的货物遍布大江南北,一时间山东货俏。

    工业的长足展,并不是胡啸飞唯一注重的,人才的吸引也是胡啸飞着重考虑的问题。

    几千年来的儒家思维,对奇淫技巧嗤之以鼻。虽然近年来的洋务派已经先行了一步,可是在最终的使用和安排上却让人匪夷所思,北洋水师里的大批留学生就是明证。

    让学法律的去开轮船,这不是笑话吗?连詹天佑等人也都曾经在北洋水师任过职,学法律的去管轮机,学化学的去管鱼雷,扯淡,人不尽其才,还怎么叫人才。

    胡啸飞很简单,你学的造船,那你就去青岛造船厂,你学的工业,那就去工厂,你学的法律,那就去衙门里当顾问,你学的矿产,就去开矿。

    胡啸飞还鼓励展教育,设立专门的华龙教育基金,凡是在山东开堂授课的人,都能够申请教育基金。光是这一项投入,就让虞洽卿在胡啸飞的耳朵边嚷嚷了好几天。

    现在的资金虽然有了美国人和德国人的加入,可是还没到游刃有余的地步,对于胡啸飞这种遍地撒钱的行为,虞洽卿非常之不满意,直到中日重新开战才结束。

    从农村到城市,山东在一步步的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对日作战的步伐,胡啸飞却重来没有放松过。

    甲午战争从胡啸飞参战开始,整个时间段已经拉长了太多,对于甲午战争最后的展方向,连胡啸飞心中都没有了底气,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消弱日本备战实力和日本的战争资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