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客座教授(下) (第2/3页)
陈睿思道:“你这件事抓得好!燃料的价格总是持续上涨的,这是大趋势,沼气方便实用,能产生大量能源,却不占用农田,真是利国利民。这件事长期以来都被忽略了,我们民建提了几次建议,政府有所重视,国家财政也拿出了专项资金,但总的来说,支持的力度还是很不够,其实,少修一、二条高公路,拿这个钱去帮助农民建沼气池。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更巨大。小
牛三立道:“你作报告时,怎么不说这个话?”
陈睿思呵呵笑道:“你们东江省正在大建高公路,我怎么好说这个话?那不成了公开批评省委、省政府了吗?再说,东江省的东粤高公路还是很有必要修建的,这不光是东江的事,也是国家战略性投资。但是,有人提出,东江省向东、向西、向北。都要大建高公路。我就很质疑了:向东,你东边只有一个省:闽西省,再向东就到大海了,东江省是闽西省向西的大通道,要修高公路,也是闽西省急着修。你东江省反倒比人家还急,计算过投入产出比吗?”
朱宝国认真地道:“这个意见好。我会向俞泽民书记反映的。”
陈睿思道:“谢谢。有些话。我不好多说,点到为止。”
桌上喝的红酒,陈睿思找到了话题:“基层官员都挺能喝酒的,三立的酒量不错吧?”
牛三立没回答,朱敏抢着回答:“他啊,岂止是不错,他有个外号叫“牛一斤”
“一斤白酒啊?”陈睿思叹道。“厉害!”
朱宝国呵呵笑道:“上次三立在北京跟他舅舅一块喝酒,他舅舅也说。就三立的酒量,当兵的也搞不过他。呵呵。”
二右道!”其实。我不喜欢喝洱,有应酬才“好。”陈睿思道,“说到喝酒。最没节制的就是俄罗斯人,有年冬天,我在莫斯科街头上看到过,有人就醉倒在雪地里。陪同的人告诉我们:这种情况司空见惯。”
吃过饭,一家人回到客厅,气氛比网开始要好多了。
说到昨天的演讲,陈睿思问牛三立:“听了演讲,你有什么想法?”
牛三立道:“很受启。不过。有些话,大家还是听出来了,有批评,点到为止,不够尖锐。”
“说得好。是不够尖锐。有些人说话唯恐不够尖锐。语不惊人死,不休,也有些人生怕自己说话太尖锐,而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说话为什么要那么尖锐?尖锐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态度,如果说“态度决定一切”那么尖锐的态度显然不是最理想的态度。我们为什么要讲道理?讲道理就是希望对方接受你的道理,如果因为你太尖锐,或者说态度不够好,或者说态度不为对方所认可。对方因此而不接受你的道理,那就没道理了。”
大家听了都笑。
牛三立道:“是不是因为你是民建成员,是民主党派,习惯了用一种温和、理性的方式表达看法?”
陈睿思点点头:“有这个原因。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就是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多年幕就是理性和温和的。试想一下,如果是以激烈的、吵架的方式,你不听我的意见我就要造你的反,那还叫参政党吗?那不成了反对党了?呵呵。”
牛三立只当是在听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