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生猪保险问题(下) (第3/3页)
松一些,赔付率就可能大幅上升,那可能就不是现在的经营状况了。通南县为了促进生猪生产的大展。制定了上规模、上效益的标准化养殖规则,县畜牧兽医部门着重强化了生猪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各生猪养殖基地和夫户还全面推行了“户籍式养殖”模式,每头生猪都建档造册,配带新型耳标,上了“户口”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防疲体系。
实践证明:如果各地都能象通南一样,相关配套措施跟上去,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建立较为完善的防疫体系,同时较好地控制道德风险,那么,在正常年景下实现生猪保险“不赔不赚、略有盈余”还是能做到的。
最后的结论是:通南的经营成果来之不易,还需要继续试点,完善做法,暂时还不宜向全省推广。
不推广,这也符合牛三立的思路。不推广,就有继续试验的必耍。省里就会继续支持通南的试点,通南就能继续“独家享受”省里的财政扶持,何乐而不为?
对省保险公司、省保监局和省农业厅而言,生猪保险原本就是可能大面积亏损的,现在并没有大亏。甚至还略有盈利,可以说是出现了奇迹。而这个奇迹,更多地是体现了政府的作用。
生猪保险工作是蔡猛就任副县长以后主抓的,在推进生猪保险的过程中,大大激了农民养殖生猪的积极性,也大大推进了全县生猪生产。许多农户在展养猪的同时,还搞起了立体农业,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展,如饲料加工、肉类加工等,既争取到了省里的专项资金。又得到了上上下下的赞扬,可以说。“面子里子”都赚到了,蔡猛的威信也一下就树立起来了。
到下半年,甫里、省里各部门前来通南总结出不少好经验。华夏的官场有时候就是这样奇怪,一件工作做好了,可能会总结出不同的经验来,比如通南生猪保险这件事,保监局是站在积极尝试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高度来总结的;省人保公司是站在讲政治,扶持农业生产的高度来总结的;省、市农业部门是作为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和投入来总结的;扶贫办是作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来总结的,经委部门是作为扩大饲料生产支持“三农”来总结的。到最后,神生育部门也总结出“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之类的经验。
宣传部门也因为生猪保险这一新事物,上了不少新闻、信息稿件,有的还上了国家级报刊、电视台,省、地报刊、电视台采用的稿件就更多了,这样一来,全县的宣传工作也跟着上了新台阶,县委宣传部长贺文彩也跟着脸上有光。对贺文彩来说,李保国当了县长,算是上了一个台阶,自己熬了这么多年,也应该进步了。
组织部门也同样总结出了新经验。驻村指导员积极做好生猪保险的宣传、动工作,督促各村和养猪大户参与保险,诚信索赔,全县生猪生产取得突破性大展,驻村指导员也是功不可没啊。,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夹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