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一章 取证(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一章 取证(一) (第2/3页)

  “张冬明身上被人捅了七刀!”成秋林道,“七刀啊,身上的血都流光了。”

    牛三立追问:“凶手呢?抓到没有?”

    “还用抓?凶手自己投案自,然后说是二人因为生口角,是张冬明先骂了他,还先动手打了他二个耳光,据说还有现场证人。总之,那凶手最后只判了二十年。其实很多人心里有数:那个凶手就是皮蛋疤子买通的。”

    随后,牛三立在成秋林带领下找到了张冬明的遗孀李慧珍。

    李慧珍在张冬明出事之后,已经不敢在幽州市住了,一家人就回到了她的老家通南县,父母家根本住不下,就租了别人一套房子。

    找到李慧珍的家,李慧珍正一个人在家呆。

    丈夫死得大惨了!

    丈夫死前是有预感的,给她留了一封信,现在成了“遗书”。

    丈夫生前也是认识不少官员和老板的,但是,当他出事以后,许多人都避开他们,生怕惹来祸端。

    张冬明出事后,一夜之间,水泥公司大多数员工都辞职走人,原财务科长则带着账本直接投靠了皮蛋疤子。

    张冬明的水泥公司因为没有任何人敢接手,最终还是落入皮蛋疤子手中。

    李慧珍还没能从皮蛋疤子手上拿到多少钱。

    因为人家说了:别人欠张冬明的钱,这叫“债权”,在财务上这叫“应收款”,张冬明人都死了,这些“应收款”是真是假很难分清,即使是真的,又到那去收债?只能算作“坏账”了。因此,张冬明的“债权”全部变成了“坏账”。

    而张冬明欠人家的钱,这叫“债务”,在财务上叫“应付款”,是想赖都赖不掉的。否则人家告到法院,法院就会找上门来封账了。

    这样一搞,张冬明的公司根本就不值几个钱了。

    李慧珍不敢争,知道争也没用。

    丈夫在遗书中是让她尽快离开幽州市的,但儿子在幽州市读书,市里的学习条件肯定要比县里的好,李慧珍就犹犹豫豫没有动。

    有一天,儿子告诉他,这些天,每天放学后,都有一伙“打罗的”找他的麻烦,逼他拿钱,不给钱就打他!

    儿子说,学校那么多学生,这些“打罗的”偏偏专找他的麻烦。

    李慧珍知道,这是“那些人”在逼她走啊!

    儿子要是有个三长二短,她如何对得起九泉之下的丈夫?

    没办法,李慧珍这才下决心回了通南县。张冬明曾经在通南县买了个门面,本来是送给老丈人的,现在出了这种事,李慧珍的父母就又把门面还给了女儿,现在,一家人的生活就靠出租门面贴补了。

    女儿张珏原来通过成秋林帮忙,进了通南县麻纺厂,麻纺厂买断以后,也跟着下了岗,找不到好的工作,现在每天给人做钟点工。

    李慧珍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儿子能好好读书,考取一所好大学。

    成秋林和牛三立的到来,让李慧珍有些意外,但还是不失礼节的接待了他们。

    牛三立一眼就看出:李慧珍面容憔悴,身体情况很糟糕。

    相互介绍以后,李慧珍就有些疑惑:“冠山乡的书记跟我有什么关系?”

    牛三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