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切入点(一) (第2/3页)
真的“愿挨”吗?肯定是不愿意的。
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有没有乡里的领导暗中给某些人撑腰?
欧阳华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敢说真话,牛三立对他就很有好感,侧面了解了一下欧阳华的情况,得知他是一个农校(中专)毕业生,不大安心在乡里工作,一心想调到县城去。
不安心在乡镇工作的人其实不少,包括一些乡领导。
一方面是因为为乡镇条件艰苦,收入偏低;另一方面是没有挥才干的机会,觉得没什么“奔头”。
对此,牛三立并没有一本正经地找欧阳华做工作,而是在一次吃了晚饭以后,找着欧阳华,约他“出去走走”,二人一边散步,一边闲扯。
这才知道,欧阳华有个女朋友在县城,女方提出:调回县城才同他结婚。
牛三立道:“像你这种情况,短时期内想进县政府机关,不现实。”
欧阳华叹口气:“是。”
牛三立想了想,道:“如果你的女朋友不顾实际情况,坚持要提这种无法实现的条件,你还是要面对现实,久拖不决,对双方都不好。”
欧阳华有所触动,自语道:“怎么办?”
“怎么办?男子汉,要有自己的事业,你的事业在冠山乡。”
欧阳华道:“我一个中专生,谈什么事业?”
牛三立正色道:“欧阳,你是农业技术员,真要想做事,有做不完的事。随着特色农业的兴起,农业技术员非常受欢迎,有的人是帮农户创业,有的人是自己创业,都相当不错,只有你肯吃苦,只要你有真本事,你的收入不会比我当书记的少。”
欧阳华道:“牛书记,我认真考虑一下。”
通过与欧阳华交谈,牛三立基本摸清了山货收购价偏低的原因。又到集市上实地考察了情况,决心就从这里下手。
牛三立再次将欧阳华写的“建议书”看了一遍。
起身来到乡长刘国辉办公室,门却是锁着的。
都快下午四点了,刘国辉还没来上班?
又来到副乡长彭大忠办公室,彭大忠倒是来了,不过正趴在办公桌上睡觉。
牛三立就敲敲门。
彭大忠醒过来,一看是牛三立,忙起身:“牛书记。”
牛三立道:“老彭,中午没休息啊?”
彭大忠道:“中午他们搞酒,刘乡长怕是现在还没醒呢。”
说这话,就有点拿刘国辉做挡箭牌的意思了。
牛三立就问:“县里来人了吗?”
“不是,是收山货的万老板。”
牛三立道:“哦,我正要跟你商量这事,听说,收山货的老板把收购价压得很低?”
彭大忠就解释:“怎么说呢,低是低了些,但冠山乡交通不便,农民进一趟县城不容易,万老板也是帮农民搞活流通。”
牛三立点点头:“那,乡里为什么不组织农民搞活流通呢?”
彭大忠摇头:“山里的农民穷啊,买不起车啊。”
“乡里能不能扶持一部分农民贷款买车?”
“信用社不肯贷款啊。一怕还不上,二怕还得上的也不还啊,这里的山民都剽悍得很!”
牛三立就追问:“这话有根据吗?是那些山民借了钱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