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萧长春(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十五章 萧长春(一) (第1/3页)

    这些日子,常务副县长贾伯光的心情比较舒畅,五一黄金周,前来若云山景区参观游玩的人数已经过去年全年数了。游客总的反映也很好。

    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袁兆林、市旅游局局长韩新华都给他打来电话,表示祝贺,要县里好好总结经验。

    县旅游局长贺建德听说要总结经验,就对贾伯光提了个建议:请宗教局的牛三立帮着搞总结材料,这方面他是个高手。

    贾伯光也没反对,只是说:“你请得动他,我没意见。”

    有贾伯光这句话,贺建德就跟牛三立联系,把这事说了,牛三立也不多问,答应得很爽快。只是要求旅游局先搞个初稿,他再来“精加工”。

    贺建德就道:“这是应该的,这是应该的。”

    旅游局的稿子经过牛三立重新组合,重新换了大小标题,已经面目全非,立意、高度都上去了,报到贾伯光那里,贾伯光看过后非常满意,心道牛三立才是“通南一枝笔”,李谷成、周大明不但不用他,还压他,难以服众。

    周末,贾伯光的妻子焦淑红带着女儿小雪来通南了。

    贾伯光悄悄跟妻子开了个玩笑:“‘收公粮’来啦?”

    焦淑红却没心情开玩笑,叹气道:“我们家老爷子,气死我了!”

    来之前,焦淑红跟老爷子焦震山怄了一肚子气。

    焦淑红的父亲焦震山也是南下干部,退休之前是永泰县的老县长,那一代老干部到8o、9o年代基本都退出了政坛,这些人多年为官,也提拔了不少人,本以为退下来之后,一切都会得到很好的关照,却没想到官场真的是人走茶凉,这些老干部中,自己儿女争气,混了个一官半职的还好些,要是没当官的,就大都是安排在国营工厂当工人或企业干部,却没想到随着市场经济展,“工人”这一曾经是最铁的“铁饭碗”,成了最先被打烂的泥饭碗。

    焦震山生有三男二女,大儿子焦建国在企业工作,效益不行,提前内退了;大女儿焦安娜跟丈夫离婚了,日子过得也不好;二儿子焦胜利现在是一个派出所副所长;三儿子焦跃进跟人合伙做生意,惨淡经营。现在看来,五个儿女,还就小女儿焦淑红过得好一点,在县法院工作,丈夫还是个常务副县长。

    焦淑红也曾经是幽州柴油机厂的党办主任,后来想办法调到了永泰县法院。现在,幽州柴油机厂早已衰败,一个三千多工人的厂子,现在只剩下区区2oo来号人在苦苦挣扎,早就不生产柴油机了,给一家汽车厂生产几个小配件,随时有可能被人挤掉。

    焦家现在唯一能撑得住门面的,就是焦淑红的丈夫贾伯光了,就这个贾伯光,前段日子还被人挤出了幽州市第二大县永泰县,跑到通南县这个穷县来当副县长,用一句土话,叫“冷水洗**,越洗越缩。”

    焦淑红就特别希望贾伯光不要再跟人斗了,好好当官,这个官也不求当大,好好稳住这个常务副县长就得了,可不能再被人搞下去了。

    跟老爷子怄气,为的是老爷子居然把永泰县县委书记陈志明给骂了!

    本来,县老干局组织老干部开一次座谈会,县委书记都亲自来了,已经很给老干部们面子了,老干部们说几句面子上的话,大家走个过场不就得了,没想到,就在这个座谈会上,有几个老干部居然认认真真给县委提意见,尤其是焦震山,还越说越激动,质问起陈志明:“你们现在这些个干部,有几个不贪不捞的?你们的儿女,又有几个下岗待业的?你们还记不记得自己是**员?你们身上还有没有一点**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