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八章 都在动(二) (第1/3页)
张平山有个绰号“二子县长”。
不明底细的人,会以为这是说张平山有二个儿子,那就出大笑话了。
张平山只有二个女儿,如果按“一个女婿半个儿”计算,算上一个女婿和另一个未来的女婿,也只能算有一个儿子,又那来“二个儿子”?
“二子”之说,源于张平山在担任副县长时,有一个爱好,特别喜欢逛集市、菜场,询问各种农产品价格,用张平山自己的话说:这叫关心老百姓的“菜蓝子”、“米袋子”,张平山还经常在大会、小会上说,我这人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过问当地的“菜蓝子”、“米袋子”,你们也要多关心老百姓的“菜蓝子”、“米袋子”。
听得多了,就有人私下里给张平山起了个“二子县长”的绰号。
张平山自视甚高,认为以自己的能力、水平、魄力乃至手腕,当一个市委书记绰绰有余,怎奈官运不济,连个正县都上不去,总结自己一生,主要还是由于参加工作太晚,年龄偏大,每到关键处,总是卡在了年龄线上,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也怨不得组织。
虽然张平山现在只是快要“到站”的县人大副主任,在通南县却没人敢小视他,这是因为他与市委郑南副书记是儿女亲家。
在外人看来,女儿嫁进了市委领导家,应该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却不知“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大女儿玉芦过得并不幸福,郑家少爷是幽州市出名的“幽州七少”之一,整天就是与那帮狐朋狗友混在一起,政治上没半点上进心,生活上也是乱七八糟,竟然还把性病传染给了女儿!母女俩为此事不知流了多少泪,却不敢提出离婚的事。
张平山就很后悔,在小女儿玉溪的婚事上,就有了“亡羊补牢”的念头,不求给她找个有多大背景的人,只要小伙子人争气、有培养前途、有展潜力就行。
选来选去,就相中了县委书记田照东的秘书牛三立。那牛三立出身是贫寒了些,但小伙子本科毕业,文笔很好,脑子清楚,又沉稳谨慎,深得田照东器重。田照东出事后,小伙子不惜受牵连,也没做“反戈一击”的事,这要搁在古代,就算是忠臣了,殊为难得。以牛三立的能力、人品,一旦有机会得到重用,依然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然而,周大明却执意表明“牛三立不可用”!
这样一来,张平山就不得不考虑了:李谷成肯定是压制牛三立的,周大明又坚决不肯用牛三立,这样一来,牛三立恐怕真要成了通南县政坛上的一棵“废子”,成了谁也不愿意沾上的“麻疯病”,不就连女儿也被他耽误了?
自己的女儿上进心很强,怎么能嫁给一个已经没有政治前途的人?
这才下定决心,让女儿与牛三立断了。
虽然如此,每每想到自己这一生,想到田照东,想到牛三立,就慨叹:时也,运也,人再算,算得过天?
多年来,周大明都把自己当成了张家的一分子。只是,他在这个家也有某种“角色错乱”,比如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