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节 西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一节 西征 (第2/3页)

惊。受到这种混乱形势的影响印度的局势也起了变化由于战乱的影响河中地区和波斯帝国的大量先进武器流入印度西北边境得到这些武器后边境地区的军阀将军们蠢蠢欲动而那印度皇帝沙加汗也已经完成了泰姬陵的建造工作为了弥补修建泰姬陵时所产生的巨大亏空他加大了对民间的压榨力度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印度底层社会的动荡局面。在将贪婪的黑手伸向自己的百姓的同时沙加汗居然昏头昏脑的也开始打起那些手下将军们的主意于是内战不可避免的爆了印度国内陷入全面的混乱状态。

    由于此时欧洲的混乱程度比之印度过犹不及因此欧洲人暂时没有来得及插手印度事务不过中国却准确而及时的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趁虚而入。

    在林清华的命令下驻扎在缅甸北部的郑山河部立即拔营西进三万大军开进印度境内并按照林清华的安排在肥沃的恒河三角洲地势较高的地带建立了一座坚固的城堡当云南与广西的五万男女百姓被迁入这一地区之后这座城市便有了正式的名称――――山河城。

    虽然郑森被南洋的土著叛乱搞得焦头烂额不过他也没有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他的海军舰队同时出动在印度东南部顺利登6并在当地成功的扶植了三个互不统属的土王组织了傀儡武装与印度皇帝沙加汗进行了几次小规模战役并取得了胜利。

    在内外交困下再加上身体虚弱印度皇帝沙加汗一命呜呼给他的儿子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他的儿子们无一拥有绝世才干仅仅一年之后驻扎在印度西北边境地区的军阀亦即曾经与青衫社合作的那个名叫哈乌德的将军便率军开进了德里将沙加汗的所有儿子全部杀死辉煌一时的印度莫卧儿帝国宣告灭亡。

    但哈乌德将军毕竟没有得意多久当另外的几名将军联合起来向他动进攻后德里再次换了大王旗哈乌德将军的人头与他的旗帜同时从红堡城头跌落印度统治者内部分崩离析印度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战国时代。

    对于印度的混乱林清华从郑山河的塘报中略微知道一些不过他却没有命郑山河继续向西推进因为他必须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先向哪里去?

    虽然日本列岛已经被完全占领可是在那遥远的北美洲的西海岸却仍然有日本的定居点和城堡若是让他们得到那里的丰富矿产资源和土地的话那么他们很快就能再次繁荣起来这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但林清华必须明智的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的远洋运输手段还很落后就凭借那十几艘风帆蒸汽机混合动力的铁甲船很难将大批部队运送到中美洲的飞地去。

    本来这件事情可以依靠郑森的庞大舰队但郑森也已经陷入了困境之中南洋土著的叛乱再加上他的印度战略的卤莽实施使得南洋的舰队、军事实力被严重分散郑森无法保证抽出大批船只帮助林清华运送军队。至于那些夺取的日本大型运输船由于大部分被用于运送卖给欧洲的军火物资而且其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因此用其来运送军队和移民跨越重洋是不明智的。

    每当林清华望洋兴叹的时候他的脑子里会时时浮现出另一幅恐怖的画面一队队武装到牙齿的疯狂教徒呐喊着从遥远的东欧冲来跨过河流跃过山脉直接扑向中原大地本已升平的中原再次面临着战争的威胁。

    孰轻孰重林清华艰难的做着选择当欧洲的使者传来最新的欧洲战况并且将教廷与欧洲各国君主的求援信送来的时候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先向西在合适的地方建立一条稳固的防线无论如何也要将那股来自欧洲的祸水档在欧洲!

    西域的经略已经进行了数年而且移民工作也进行的非常顺利当哈斯木逐渐成为大半个河中地区的霸主的时候西域几乎所有水草丰美的地方都出现了中国汉人百姓的武装定居点百姓们农闲时练兵农忙耕种所有的移民全部用军事编制体系编制起来所有能拿得动枪的人都是民兵而他们的队长则大多是镇虏军的退役士兵。

    西域的苦心经营为西征大军顺利聚集于天山一带打下了很好的物质基础那绿洲出产的粮食与蔬菜成为了军队的主要食物来源而且部队的兵员也可以得到较快的补充兵站的数量更多规模也更大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当林清华的西征大军从天山脚下出动时西域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后勤基地。

    为了这次西征林清华一共调集了二十万精锐镇虏军此外还有大批的蒙古军队和民兵部队以及辎重运输队。与其他的民兵部队所不同的是这些民兵部队并不仅仅只有民兵在这些民兵部队里还混杂了大量的武装平民换句话说这些民兵部队不是用来作战的而是武装移民他们将与镇虏军一同行动紧紧的跟随在镇虏军后方每到一个合适的地点便会留下一部分武装移民就地修建堡垒、营寨用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在西征沿途建立一系列的居民点并为将来的城市展打下良好基础。

    这些居民点不仅拥有民兵部队还有少量的镇虏军精锐部队协助防守使得这些沿途的居民点除了用于保障沿途后勤线路的安全之外也可以有效震慑沿途尚未臣服的势力。

    为了顺利的建立这些居民点镇虏军的行军度并不算快从天山出到攻克俄罗斯设立在西伯利亚南部的第一个城堡用时两个月。

    由于此时俄罗斯人刚刚才开始向西伯利亚一带渗透因此那些城堡并不坚固多为土木结构这种城堡也许是对抗西伯利亚诸弱小民族势力的用力武器可是当它们面对的是镇虏军的先进攻城武器的时候顿时变得不堪一击往往镇虏军的几轮野战炮齐射过去城堡便已失去作用。

    看着那些在城堡附近抱头鼠窜、鬼哭狼嚎的俄罗斯探险队和实物税征收者还有那些骑着顿河马到处乱奔的哥萨克士兵镇虏军中的所有人包括林清华在内都涌起了一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不过林清华并未因此而松懈为了保障自己的顺利进军并防止出现意外情况他早就给蒙古漠北的马满原和驻守河中地区的哈斯木下达了命令命令他们率领军队同时出击哈斯木继续攻击龟缩在里海一隅的乌兹别克汗国与奥斯曼的联合部队而马满原则率领所部向北扫除剩余的那些俄罗斯堡垒和要塞并切断西伯利亚东部俄罗斯人的归路以及他们与莫斯科的一切联系为以后的剿灭行动做准备。

    哈斯木的行动非常迅就在林清华的西征大军动身的三天后他立刻动了对乌兹别克汗国残余国土的猛烈攻击在得到由南面而来的盟友波斯军队的支援后哈斯木一举将乌兹别克汗国部队击退并将其进一步向里海海岸一带挤压。不过由于哈斯木的河中地区仍有不少的叛乱势力而且那些向他臣服的小国也忿忿不平再加上奥斯曼帝国的援军也源源不断的渡过里海大举增援乌兹别克汗国因此在取得适当的胜利并保障了林清华西征大军的南方安全后哈斯木立刻改变了战术没有对乌兹别克汗国的残余部队穷追改而继续绥靖地方清剿反对势力并派出少量部队北上掩护西征大军的后方保障西征大军的后勤线使由西域兵站调来的后勤物资能够安全前送。

    由于马满原所处的地方为塞北严寒之地因此他的行动时间实际上比林清华与哈斯木晚了两个月当林清华连续攻克了俄罗斯人设立在哈萨克草原上的的三座堡垒之后马满原的军队才攻克了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俄罗斯人设立在贝加尔湖附近的的雅库特城堡。

    当远在哈萨克丘陵地区的林清华得到了马满原的捷报后他立刻下令嘉奖所有有功将士并将贝加尔湖正式命名为“苏武湖”。

    林清华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就得到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胜利消息完全要归功于第一次马尼拉会盟时由教廷带去的那所谓的“邪恶之物”。

    当将那些东西带回去后林清华立刻将那种伏打电池交给了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命令他们全力研究和仿制。工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技术人员经验丰富再加上多年以来的技术与知识的积累他们只用了半年时间便找到了正确的电解液配方并成功的仿制出了中国的第一个伏打电池。

    林清华本来是很期待手摇电机的研制成功的他早在数年前就命技术人员开始了这项研究工作不过让他感到棘题一直没有得到可靠而有效的解决良好的绝缘材料也没有找到因此这个研究工作便一直拖了下来。

    当伏打电池研究成功后这个电的问题得到了暂时的解决林清华马上决定立即将这种能够自己产生电流的电池运用到军事中去使自己的军事技术再来一次新的飞跃。

    这种电池的主要用途便是电报确切的说是有线电报。

    经过林清华多年的努力明末大动乱所导致的驿站的极度混乱早已结束整个中国境内无论是冰雪覆盖的蒙古漠北草原还是遥远炎热的海南岛无论是中国的都南京还是远在西域的叶尔羌城到处都有中国驿站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驿兵那策马飞驰的身影。

    这种在当时来说非常高效的通讯手段给了林清华相当大的帮助虽然送信的时间实在是长了点儿但却能够保证将全国各地生的每一件重大事件都及时的报告南京朝廷这些看似丝毫不起眼的驿站为朝廷的正确决策立下汗马功劳。

    有线电报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先建设的第一条电报线路是从哈斯木的驻地撒马尔罕城出翻越白雪皑皑的帕米尔高原沿着那险峻的山谷进入叶尔羌城然后再向着东北方向延伸穿越茫茫沙漠和戈壁沿着那星散各处的驿站一直抵达远在河西走廊的肃州堡。

    虽然有线电报成功的向肃州堡回了中国的第一个电报但驿站并未因此而撤消因为沿途的电报线路必须有人长期巡视并及时处理故障而且还必须防备敌人的破坏因此驿站的驿兵立刻转换了自己的身份他们由原来的驿兵变成了现在的通讯保障兵而驿站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通讯保障站或是中继站。通讯保障兵们骑着战马背着步枪长期巡逻在沿途的电报线路上他们的存在保障了前方军队与后方指挥中枢的快而准确的联络前方的每一次胜利都有他们的汗水甚至是鲜血。

    西征大军也携带了大量的有线电报设备他们每前进一步便立刻沿途设立电报线路虽然那种裹着南美洲橡胶的铜线数量很少但是这并不能妨碍他们的工作没有铜线就用铁丝代替虽然裸露在空气与雨水中的铁丝极易生锈腐蚀而且必须提前做好绝缘工作但是这种铁丝仍旧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完善的电报线路再加上沿途的通讯保障站和中继站的一丝不苟的工作使得哈萨克草原上的最新消息可以在半天之内抵达南京这种快的通讯手段的作用甚至比大炮还要引人注目。

    *****************************************************************************

    夜幕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