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节 步步为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八节 步步为营 (第2/3页)

从底层制约地主的过分剥削并协助官府监督地主的地租征收。

    由于战乱已经平息而各地荒地很多因此林清华便不遗余力的展垦荒事业并且为了长远打算他还着手将人口密集之地的人移民到地广人稀的地方这样的做法既可以有效的利用土地并保证那里的长治久安而且还可以有效的解决因土地引的各种问题。

    他的主要移民方向有两个一个为西南即将广东、江西、淮河一带的人移往云南在那里组织屯田当屯田完成之后便改屯田为民田按照朝廷规定的低价将土地卖给农户并可以使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用十年的时间将属于朝廷的土地变成为农户自己的土地以提高移民效率。

    另外一个移民的方向就是西北他将淮北、陕西、湖广一带的人移往河西一带在黄河边上屯田并逐步向西移动。同时组织人在当地大力兴修水利准备将整个河西一带变成为西进的重要基地为下一步的打算做准备。

    为了鼓励人们移民除了用低廉的地价吸引人们之外朝廷还承诺将分给移民耕牛和种子与农具而且路上由朝廷派人护送所需食物也由沿途官府负责。

    在这种政策下移民人数渐渐增多由第一年的区区两万人展到了现在的一年十万人成效可观。

    当然这种移民政策实际上是依靠财政支持的没有雄厚的财力就无法做到但由于战乱方平地方残破虽然林清华鼓励人们经商不过财政收入的来源仍然十分有限而且由于还要挤出很大一部分财政支持在日本的战争因而财政仍然艰难。

    对于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为继续扩大对外贸易与郑森加强联系用强大的生产能力向郑森换回资金并利用这些资金进一步支持国内的工业与商业。

    第二个办法就是逐步加大与别的国家的贸易虽然教廷与郑森的暗地交易使得与葡萄牙、西班牙的贸易受到了影响不过由于利润的巨大诱惑摆在眼前敢于冒险的商人还是有不少的再加上法国商人和阿拉伯商人的介入这种东西方的直接贸易也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不过这种**是短暂的因为欧洲的政治军事形势起了非常大的变化因此贸易开始衰退先是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商人开始减少接着法国商人也放慢了展步伐而这种情况却是林清华所始料未及的虽然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个模模糊糊的猜测不过在事实的真相被他挖掘出来之前他也只能停留在猜测上面了。

    除了这两个主要的办法之外还有一个偏门那就是抢准确的说是从日本抢。虽然日本的战事由于数量众多的自杀船的存在而陷入了僵持状况不过由于齐鲸波带回来了最为详实可靠的情报因此林清华终于可以猜测到日军的企图了。

    从种种迹象来看林清华认为日军最有可能的打算是跨过太平洋向那块美洲大6移民以便占领那里。虽然他不能肯定日军到底想去北美还是南美不过他心中非常的清楚一旦日本人在美洲站稳脚跟那么后果将非常的严重因为他们将占领一块富饶的土地那里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是个真正的立国之地。

    当得到齐鲸波的报告后林清华心中涌起的感觉十分的怪异他不得不佩服对手的巨大勇气因为在这个时代要想将全国的人都跨海移民到另外一个大洲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甚至有可能因此而承受巨大的国力损失。

    他的心中并没有做好接受这种事实的准备他只希望自己的猜测是错误的但事实仍旧是无法改变的当齐鲸波的报告上的详细的数字与航线出现在他的眼前的时候他终于现自己也许已经走错了一步也许自己不应该直接攻击日本而应该抢先下手派人前往美洲占领那里并向那里移民。

    但当他冷静下来后他忽然现自己的这个想法并不可行因为太平洋实在是太宽阔了而且移民所需要的经费也必定大的吓人再说了太平洋虽然被称为“太平”洋但是实际上却一点儿也不太平也许在某些时候她安静的象名淑女不过更多的时候她那骇人的巨浪也会毫不留情的吞没一切在这个航海手段还十分落后的时代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冒险精神而且必须做好受到巨大损失的准备。

    想到这里林清华心中豁然开朗他忽然想起也许日本人的移民工作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也许他们是刚刚才开始移民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多少人抵达美洲。因为如果日本早就开始进行这种移民计划的话那么日本国内必将是一片混乱而那些郑森派去潜伏在日本国内的细作也就应该得到消息但目前的事实却是郑森的那些细作并没有传回这样的消息看起来日本人的移民步伐也许才刚刚迈动自己去阻止他们也许还来得及。

    说干就干林清华立刻派人带着自己的亲笔信与郑森取得了联系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一拍即合共同制订了一个行动计划决定进行一次大胆的冒险试探一下其中的深浅。

    计划是相当大胆的而且也具有惊人的勇气。根据计划镇虏军与镇南军将联合派出战舰悄悄前往齐鲸波丢失日本船队踪迹的那个地方在那里潜伏下来并等待时机一旦日本船队抵达那一带那么侦察船将立即将这个消息带给潜伏舰队随后舰队同时出动利用战舰度和火力上的优势将那些移民船队消灭或者俘获。

    这个计划是严密的虽然其中也许有那么一点点的冒险但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他们双方都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对手蛰伏更不愿意等他蛰伏后再次强大因此这种冒险是必要和不可或缺的。

    计划是在年初制订的而真正的实施却是在夏季准备的说潜伏舰队出动的那一天正好是“三伏”第一天。

    当天天气良好海上的能见度很不错海浪不大对于伏击舰队来说这些都是非常有利的条件尤其是有利于对付日军的自杀船队。

    为了对付这种恼人的自杀船伏击舰队想出了各种办法先他们在木船的吃水线处增设了水密舱并由林清华派往台湾的工匠与技术人员协助在舱里镶嵌上了铁甲与支架虽然这种铆接的铁甲并不能防止漏水不过却能够保证木船的足够强度能够使其在受到自杀船攻击时免于被炸碎而铁甲放在舱里则可保证船不受到大的影响实际上如果将船上的重型大炮卸下而只装载快炮与野战炮的话木制战舰的度并不会受到影响。

    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由于林清华将新式的野战炮出售给了郑森因此镇南军的战舰上卸下了所有的笨重舰炮而只装载了野战炮和快炮而这些大炮用于对付日军战舰已经足够了。

    第一次的伏击是极其成功的由于日军毫无防备因此在强大的火力下日本的移民船队被全数俘获除了少数船只自沉之外其他的船只被全部押到了台湾而那些自杀船则被无情的消灭干净伏击舰队的损失并不算大除了十五艘战舰被自杀船炸沉之外仅有二十几艘船受到轻微损伤而镇虏军派去的铁甲舰则毫未损。

    收获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足够弥补自己的损失而且郑森马上决定继续进行这种伏击。他的判断是正确的由于日军舰队联络不便而且第一次的伏击消灭了所有妄图逃跑的船只因此日军根本就不知道这支移民船队的遭遇他们仍然按部就班的派出船队前往那大海另一边的目的地。这样一来接下去的几次伏击也非常成功除了俘获大批的船只和俘虏之外同时也使得林清华得到了自己希望得到的情报。

    通过审讯那些数量众多的俘虏林清华得知实际上日本人的举国大移民是从去年年初开始的而当镇虏军开始攻击日本的时候日本刚刚移去了不到五十万人而且其国内剩下的人也全部集中到了本州岛的中部与北部一带另外向井在北海道岛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军事港口并在向东北延伸的一串群岛上建立了中途的补给站以便向那些严重员的船只提供补给而当船队抵达了最后一个补给站的时候他们将立即调转航向直插远海一直向东行驶直到抵达海的另一边而在这个过程中既危险又痛苦。

    据一些被俘的曾经抵达过对岸的日军自杀船的船员供述他们在大海的对岸沿海一带建立了几座大型堡垒移民们全部按照军事编制组织起来而由于移民船只的容积有限并严重员因此在航海的过程中非常的艰苦缺乏淡水与食物传染病与风暴还有那迷一般的海雾和潜伏在海岸附近的暗礁都成为了这些人的杀手往往等他们抵达岸边清点人数之后他们就会吃惊的现他们中能够活着抵达岸边的不过是一半人而已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