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节 宫禁之变 (第2/3页)
满脸的愁容既不呵斥众臣的失礼之举也没有什么精神参与争论。
众人见多尔衮终于进了大殿于是嗓门忽然小了不少纷纷将目光投向站在门口正瞪着他们的多尔衮。
多尔衮慢慢的走前几步向皇帝与太后行礼并口称:“臣多尔衮参见皇上、太后。”
对于多尔衮并不算恭敬的言行皇帝与太后显然并没有心思深究太后轻声说道:“摄政王不必多礼你来了就好了大家议来议去总是不得要领你给个准主意吧。”
多尔衮轻蔑的扫视一眼身边的那些大臣随后大声说道:“臣以为我朝与逆明势不两立!凡是想投降的人都是太祖的不孝子孙!”
“多尔衮!你别再充英雄好汉了!”不等多尔衮说完站在他身边的一人却马上走前几步伸出右手指着多尔衮的鼻子尖儿喝道:“就因为你想充好汉所以大清才会落到如此窘迫的地步若是你肯早些收手带着得来的金银返回关外那么我们如今也不用低三下四的向明军乞降事到如今你还不改悔到底谁才是太祖的不孝子孙难道还不清楚吗?”
多尔衮转身望去待看清了那人的相貌忽然哈哈大笑随后说道:“我当是谁这么英雄呢却原来是济尔哈朗大人。哈哈!你不是刚刚从牢里放出来吗?怎么?这么快就忘了牢里的滋味了?滚一边去本王不与胆小鬼说话!”
“呸!”济尔哈朗骂道“想当年我跟太祖还在关外统一女真部落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里呢!胆小鬼?嘿嘿!老夫身上的十几道伤疤可以向人证明老夫的勇猛。”
“老匹夫!你自己捞足了就想走了?八旗这么多人大明这么好的地方怎能轻易就走?”多尔衮丝毫也不将胡子花白的济尔哈朗放在眼里当即用毫不客气的话进行了反击。
“八旗这么多人?哈哈!老夫真算是开了眼了!”济尔哈朗也提高了声音“入关之时就算是算上汉军旗八旗全族也不过百多万可是如今呢?你好好的算算假如你不会算那么老夫来帮你算。前次中原一战损失十余万精锐当时老夫就劝你不要再一意孤行应该见好就收但你不但不听但而将老夫痛骂一顿。好了你既然想靠绿营来充实实力那么老夫也就全力支持到处去帮你拉人当兵可是结果呢?那些绿营多是混饭吃的别的不说就是几年前的那场陕西之战一战就损失了大半人马这还不算蒙古兵这个时候按说你应该清醒了吧?可是你却越的糊涂不仅不愿意尽快撤出关外反而一意孤行的继续与明军争夺山西、山东可是落了个什么下场呢?不仅丢了山西、山东而且将漠南蒙古都丢光了你这算什么计略?亡我满洲女真的计略吗?”
济尔哈朗停下说话喘了几口气又接着说道:“如今我女真还剩下多少人?你大概没有算过可能你也不想算那好那么再由老夫算给你听如果不算上那些汉军旗的那么我女真八旗现在已经不足三十万而这其中还有近一半的老弱之辈若是再不快想办法恐怕我女真可能真的就要全数葬身在这中原了!到底是什么迷惑住了你的心?是中原的花花江山?是中原的美女歌伎?还是你那野心十足的心?”
多尔衮一直脸色平静的听着济尔哈朗的话只是偶尔的冷笑几声以示自己的轻蔑与藐视但当他听到“野心”两个字的时候就再也忍不住了他一步窜过去一把抓住济尔哈朗的衣襟喝道:“老匹夫!别以为本王不敢杀你!……”
“住手!”皇帝那威严无比的声音将多尔衮的无礼举动喝止了他盯着多尔衮那充满了惊诧之色的脸说道:“济尔哈朗既是功勋赫赫的老臣同时又是你的长辈怎可如此无礼?”
多尔衮松开济尔哈朗转身禀道:“皇上臣只是想教训一下这个奴才免得他散布投降言论扰乱人心。”
“扰乱人心?嘿嘿!朕也曾派人去商议请降的事宜那么朕岂不是也是你要教训的对象了吗?”皇帝毫不客气的说道。
“这个……这个……”多尔衮没想到皇帝语气这么严厉说实在的这两年来他已经越来越感到伴君如伴虎的滋味了虽然眼前的这个皇帝只有不到十六岁可是在太后的教导下已经隐隐有君王的霸气了从前的那个总角少年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皇帝了。
见多尔衮被自己压制住了皇帝显然很兴奋他接着说道:“虽然当年八旗入关的时候朕还小的很不知道当时的形势是怎么样的但是朕这么些年的书不是白读的朕知道了‘时移则事异’的道理也许当年入关的时候是对的但是现在的形势已经变了明军再也不是那支望风而降的疲敝之军了他们不仅武器精良而且士气高昂反观我军不仅士气低落而且粮草、器械都不足也许你能在这里多守几天可是万一明军将那些大炮都架起来轰击城墙怎么办?也许你能挡住明军的箭矢但你能挡住明军的大炮吗?方才济尔哈朗说的不错如今女真人口凋零虽然可以用‘投充’的办法将汉人变为旗奴但是人心忿忿你能保证他们不反?派出的使者已经带回了明军的话他们给我最后三天时间三天之后若不降那么他们将动攻击并炮轰击皇城到了那时候你还能这么嚣张吗?你可以不顾女真全族的死活可是朕是皇帝朕要为女真的所有人负责!朕不能让他们全都死在关内朕不能将太祖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全部葬送在这里!”
“皇上说的好!”坐在珠帘之后一直没有说话的太后话了“摄政王要体谅皇上的苦心皇上不仅仅是正白旗或镶白旗的皇上皇上也是整个八旗的皇上他不仅要为正白旗操心还要为其他的旗操心既然如今八旗之中有六旗都同意议和请降那么摄政王还是不要再坚持了吧。”
多尔衮抬起头看着那珠帘之后端坐着的太后虽然他看不清太后的相貌但是那熟悉的声音还是在他心中荡起一阵涟漪往日的一些情景不觉浮现在了他的眼前。
多尔衮很快收回了心猿意马恭敬的说道:“皇上、太后臣并不是不讲礼之人只是臣觉得在目前来说若是这么投降的话我方不可能有什么好处所以臣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以打促和待取得了胜利再与明军议和那时我方就可讨价还价。”
济尔哈朗冷笑几声说道:“可笑之极!前几日的那三次冲击可是我等亲眼看见的没等那些兵丁冲到壕沟前就被打死了你拿什么再跟明军打?用剩下的十万乌合之众吗?”
“大丈夫死就死耳有什么可怕的?”多尔衮蛮横的回敬了一句话。
“你想死可是我们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