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五十八节 教廷的如意算盘 (第1/3页)
第五十八节教廷的如意算盘
作者:呱呱叫
响亮的军号声响了起来打破了元帅府周围的宁静驻扎在东帅府的镇虏军开始了例行的军事早操和训练。
伴随着士兵们整齐的号子声南京城从睡意朦胧中彻底的清醒过来街道上渐渐的出现了更多的行人街道两边的店铺也纷纷打开了自己的店门准备开始一天的生意。
当镇虏军的士兵们正在绕着皇城进行长跑训练的时候大明楚国公林清华却还躺在床上虽然他已经被那军号声给唤醒了但他的头还是有些疼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身边的席子却摸了个空这才想起来自己的老婆们昨天就离开了府邸她们又到寺里求签去了希望神仙菩萨能够保佑她们尽早让她们为林家添丁增口。
林清华有些苦恼的坐了起来他用力摇了摇脑袋想让自己清醒过来。
他下了床蹬上便鞋慢慢的踱到书桌边。他伸手从桌子上提起一把茶壶倒了满满一杯凉茶一口气喝了个干净。当他再次倒茶时才注意到了书桌上的那些未处理完的公文与奏章。
这些奏章与公文比较重要莫不计无法独自拿主意所以才留给了林清华但是林清华昨晚从侯方域的家宴上回来后就已经醉的不成样子了所以这些公文与奏章仍未得到处理。
林清华抬头看了看桌子上的一只闹钟见离上朝还有一个半小时于是便强打精神拉过太师椅安安稳稳的坐了下去伸手摸过一根由工匠特制的硬尖钢笔沾了些墨汁便准备处理这些公文。
第一份公文就让林清华有些吃惊因为那是一封密奏确切的说是刘子壮、姜宸英与周容三人的密奏那奏章中说三人巡查到江西时就碰上百姓喊冤却原来是那当地的官员贪赃枉法与奸商、土豪相互勾结谋夺百姓田产并将那些百姓诬以通匪的罪名将其打入死牢准备杀人灭口。
让林清华吃惊的是这并非是某一个官员在枉法而是上下十几名官员勾结在一起共同犯罪他们的胆子之大简直让林清华有些难以置信。
虽然林清华曾试图尽力改变官场颓风澄清吏治并且也大开杀戒杀了不少贪官但是他也渐渐的感觉到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制度保障的话那么所有的官员都可能成为新的贪官并且由于权利的巨大诱惑他们必将比上一任官员更加的贪婪和凶狠若不采取必要的手段的话也许不等自己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他亲手搭建的这个政治建筑恐怕就会被蛀空坍塌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其实林清华一直在努力建立监督制度只不过也许是因为他的那一套太过时代的缘故所以实行起来有些走样就比如说官员家产的申报制度他曾规定所有的官员都必须每年填一份申报表格向他申报自己的财产情况。林清华也考虑到了当时的具体情况所以这种申报也特意进行了改革官员所申报的项目也只有房屋数量、土地数量、店铺数量这容易清查的三项而已但即使是这样官员们仍挖空心思想了许多敷衍他的办法甚至想尽办法拉那些前来清查的官员下水所以这种制度如同虚设至少目前看来如此。
正由于这些复杂的情况再加上莫不计受贿事件的刺激林清华不得不再想别的办法他委派刘子壮、姜宸英、周容三人为巡查御史也正是出于这种应急的需要在他看来在现在大乱仍未平息而有效的监察制度又没有建立的情况下也就只能先将希望放在自己一向看不中的清官们身上了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自己整顿吏治。
其实他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尝试着将行政权与司法权分离。他希望能够逐渐摸索出一种方法使得独立的法律系统能够从各级官员的治下脱离出来一则可以有效的监督官员二则可以稳定社会秩序并最大可能的避免冤案的生。
想到这里林清华拿起钢笔飞快的写下了自己的处理意见他命刘子壮等三人立即动手将那些枉法的官员和与之勾结的奸商、土豪拿下并立刻进行审理同时他还向所有治下的官员写了敕令再次重申自己惩治贪官的决心与意志警告他们不要心存侥幸不要妄图以身试法。
鉴于此次事件林清华同时还下了另一道敕令那就是将各地死刑判决权全部收回而且也将重刑的判决权收回在专门的法院建立之前地方官员只能审判刑期最高不过十五年的轻微案件而那些重大案件则暂时先交给朝廷的刑部来审理。
第二封奏章也是封密奏是远在广东的刘赫写来的他禀报说郑森派去的将领全部接管了沐天波留下的十余艘荷兰造战舰而且占领了一座珠江口的堡垒使得原先约定好的由镇虏军与郑森部队平分战利品的计划泡汤他询问林清华是否用武力将这些东西夺回来。
林清华放下公文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他感到自己现在确实是太累了不仅要想办法筹集到足够的金钱来维持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转而且还要筹集金钱、粮食赈济各地的饥民更让他感到恼火的是对于他来说现在的郑森越来越象是一个绊脚石了不仅与自己的政策南辕北辙而且还经常在底下搞小动作有他在朝廷中自己的一些政策就不可能得到全面实施行事总是感觉到掣肘。
林清华拿起钢笔写下了自己的回复他告戒刘赫一定要克制不可轻易开启战端必须先弄清楚郑森的意图然后才能进行谋划。
林清华这样考虑是有自己的道理的因为那个一直藏在阴暗角落里的内奸还没有被洪熙官他们找出来自己的行动方案极有可能泄露因此在清除掉这个或者是这些个内奸之前必须克制免得打草惊蛇让郑森有了相应的防备。
时间过的很快马上就到上朝的时间了所以林清华已经来不及给秦侃那件要求追加水泥与石料用来建设已经接近竣工的江阴要塞的奏章做批复了他穿好衣服匆匆的拿起几块桌上食盒中放着的几块点心便忙着奔出屋子叫上早已等候多时的莫不计一同上朝。
朝议是枯燥乏味的除了那些官员们不痛不痒的陈奏之外只有侯方域的一个奏章引起了林清华的注意。侯方域说在上次挨打之后张慎言等人就变得聪明了些他们不再这么硬来了而是变换了手法决定用舆论逼朝廷就范。以张慎言为的东林党人在南京郊外新盖了一座书院起名“东林新苑”并将那些从朝廷中分裂出去的复社成员也拉了过去双方常在那里聚会并广为招募学生用讲学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这个消息让郑森很不安他马上就提议取缔这个“东林新苑”但是这个提议却被林清华否定了因为他认为那些人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威胁由于自己和郑森此次主持的科举已经向所有的读书人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朝廷的取士方法生了很大变化以前的那种讲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了因此如今的读书人已经开始学习新的东西了八股制度已经渐渐的走到了尽头张慎言这些人所讲的无非就是老一套在多数人看来这种东西不仅无用而且危险万一逼急了朝廷恐怕脑袋也保不住所以除了少数顽固的读书人以外这个地方无法再吸引更多的人。当然了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林清华拒绝取缔这个书院还有一个原因他一向认为道理是越辩越明的只有让人们去辩论才能去伪存真才能让更多的人明白真理因此与其查封取缔书院倒不如自己建一个书院让他们互相辩论这样才能让读书人自由的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并且最终将通过这种方法解放人们的思想起到百家争鸣的作用。
想到这里林清华已经暗自下定决心准备过几天就秘密资助侯方域他们也建一个书院就建在那“东林新苑”附近让他们去打嘴仗。
对于林清华否定自己提议的行为郑森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林清华已经否定了他太多的类似提议郑森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林清华会这样宽容那些反对他的儒生为什么不把他们的嘴封上?他当然想自己私下去解决那些讨厌的儒生但是他不得不有所顾忌因为上次他收买青皮无赖殴打张慎言等人的真相已经被百姓们知道了而百姓们知道这件事情的途径就是侯方域新办的那种奇怪的刊物。
据说这种刊物是在林清华的指导下办出来的每三天就出一份名字叫《宁报》上面各种消息都有当然也包括一些密闻逸事小道消息而自己收买青皮的那件事情就是这么被捅出去的虽然那上面用的是模棱两可的语气但是市井之中马上就流传起了自己的谣言更让他气愤的是那《宁报》居然还将他的福建行商驳的体无完肤使得整个南京城中的大商人都在讨伐他的行商合起伙来排挤他们这不仅让他蒙受了巨大损失而且也同时让他的声誉再次受损为了挽回自己的声誉他不得不假惺惺的将那几个行商拿问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是无疑使他在与林清华的明争暗斗中处于下风。
虽然郑森很想取缔《宁报》但是由于侯方域有林清华撑腰因此他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声誉一点一点的败坏下去。最后还是那叶翼云给他出了点子采用以毒攻毒的办法也办一份报名字为《三山报》与《宁报》针锋相对互相拆台。
但是由于《宁报》并非孤军奋战林清华本人办的《号角》也不停的在后面煽风点火而他的那《三山报》新办不久影响力太小因此在这种竞争中他仍然是处于下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