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节 讨伐 (第2/3页)
过来的也算是半个“群众演员”吧。
屈得富知道自己此时不能出一点差错所以他紧张的有些抖了不过他毕竟是商场之上的老狐狸了知道应该如何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所以他很快镇静下来转身从一名家丁手中接过两副丝绸制的长卷并将之展开说道:“这是小人与诸位士绅一同预备下的还望元帅收下。”
林清华命人将那长卷展开并面向那些围观的百姓。
那些百姓中虽然大多数都是目不识丁的粗人但毕竟还是有不少的读书人的他们看着那不远处的长卷摇头晃脑的念道:“吊民伐罪解民倒悬。”
片刻的工夫“吊民伐罪解民倒悬”这两句话就传到了在场的所有人的耳中人们或是向别人打听这两句话的意思或是相互商量这群商人的真实用意。
林清华高兴的拍了拍那人肩膀赞扬道:“难得你能体会本元帅的一片苦心看起来你倒真是个忧国忧民之士值得嘉奖!”
那屈得富立刻眉开眼笑的说道:“据小人祖上传下来的话我屈家祖上就是屈原的后人这忧国忧民之心自古就有今日小人只不过是按照祖上留下来祖训来做而已实在是不值得这么夸赞。”
林清华心中暗自笑了几声他想不到黄宗羲等人居然会找到这么个有表演天赋的人来演戏实在是让他有些意外。他定了定神随后从口袋中取出一枚勋章将其挂到那屈得富胸前并说道:“这是本元帅前不久才命人制出的新勋章命为‘陶朱勋章’。此勋章与军中勋章不同它是专门用来奖励象你这样的士绅的。只有那些忧国忧民或者很会经营的商人、工匠才能得到。我见你这码头经营得很不错再加上你很是明白道理所以才奖励你一枚有了这枚勋章你可以在十年之内少交三成的赋税希望你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的将这个码头再扩大些把生意再经营的更好些假如五年之后你的生意比现在大一倍而且你又能做诗写对联的话那么我就再给你一枚这种勋章并且给你个官儿做。”
林清华看了看那一脸兴奋的屈得富接着说道:“这‘陶朱勋章’得名于春秋时的著名谋士范蠡他本是越王勾践的谋士帮助勾践灭了吴国称霸天下但后来他却悄然隐退带着全家泛舟江湖经商致富后来终于辗转来到齐国并在那里改名换姓创业置家没过多久就富甲一方。后来齐王听说了他的大名便欲请他做宰相范蠡厌倦了官场便将家财分给乡亲又领着家人迁居别处后来他们到了一个叫做‘陶’的地方范蠡自称‘陶朱公’继续带领家人经营工商由于陶一带交通便利商贾众多再加上范蠡本人的辛勤与智慧所以没过几年他就又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翁成为全天下商人的榜样。”
林清华见屈得富一脸的迷茫便知道他一定对于这个故事知道的不多略微停顿片刻他便又接着说道:“当然了我赐给你勋章的目的就是鼓励你大胆经商大胆的建作坊不要有什么担心和顾虑。我不是越王勾践我不象他那么没有气量在我的眼里只要你能诚实经商合法致富那么我就会奖励你你就放心的去经商吧!”
听到林清华的许诺屈得富喜出望外之前黄宗羲只答应他给他免去三成的赋税可是现在林清华居然还答应让他做官这可真是让他高兴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虽然五年之期实在有点儿长但毕竟自己有了盼头了。他已经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每天跟着帐房先生学习一个时辰也许等五年之后自己说不定真的能够做诗写对联了。
林清华扫视了一眼底下的众士绅商人代表见他们中不少人面现羡慕之色更有几人死死的盯着屈得富胸前挂着的勋章看。林清华知道他们的兴趣已经被提起来了所以向着众人说道:“诸位不必太过羡慕要知道这个勋章人人都有机会得到只要他的生意做的大、做得好那么我就给他颁这种勋章让他也得到实惠。所以我希望诸位努力尽快的将自己的商铺、作坊建得更大、更多到时候你们的胸前也能挂上这种勋章!”
众人从林清华言语中听出鼓励之意当下纷纷表示愿意听从林清华吩咐将生意做大、做好一时之间众人全然忘记了自己今天是被人半拉半赶而来到这里的了。
送走了这些“自愿”前来送行的“士绅代表”林清华长长的舒了口气虽然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办法到底能有多大有效性但毕竟自己已经努力了他衷心希望能够将人们重农轻商的观念渐渐的更改过来使所有的人都认识到工业与商业的重要性。
林清华扫视了一眼那些仍旧站在士兵们排成的警戒线外的百姓知道时间差不多了于是便吩咐莫不计向所有的人宣读讨伐桂王的檄文。
莫不计从袖子中取出早已写好的讨伐檄文走到百姓们前面不远处面对众人清了清嗓子高声将讨伐檄文念了出来:“桂逆无道!亲小人远君子信奸佞戮功臣……楚国公林清华宅心仁厚体贴下属善待百姓实乃千古敦敦君子……奉天讨逆愿诸位上下同心与元帅共建不世之功!”
听完了莫不计念的檄文众百姓议论纷纷其中一些敏感的读书人已经意识到了一个比较让人费解的问题――在檄文中不仅只字没提桂王“刺杀”中兴皇帝的事情而且也没有说林清华是奉了唐王的命令而前往讨伐桂王的。百姓们互相小声议论着对于这篇讨伐檄文十分的不解。
见到底下部分读书人的表情林清华已经猜出他们的疑惑但他并不打算现在就跟他们做任何解释因为他还不想惹麻烦。
待莫不计走回自己跟前林清华马上命令莫不计立刻将此讨伐檄文贴遍所有控制区并且准备将其印刷在下一期的《号角》上。
处理完了这些表面文章现在要做的就是向部下安排进攻方略了。
当林清华与莫不计赶回中军大帐时他那众多的部下将领和属下文官已经在这里等候很长一段时间了。
林清华走进帐篷于上席就坐随即命部下也各自就坐。他没有任何的废话而是直接捣入正题他向坐在左手边的宋应星问道:“宋先生我命你们将快枪所配刺刀交与民间作坊制造以便省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全力制造快枪这件事情你办的怎么样了?”
宋应星站起身向林清华禀道:“元帅吩咐的这件事属下已经照办了而且从民间作坊里制出的第一批刺刀也已经送到了经过工匠们的检查九成符合元帅的要求剩下的一成次品也按照元帅事先的吩咐全部退回去了。”
林清华颔道:“很好既然民间作坊能够做出好东西那么以后就要尽量将一些官用之物交与他们这样一来既可让利于民又可节省金钱而且可以避免以前的那种官家作坊的弊端。”他顿了一顿随即又问道:“如今四川西南的那件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宋应星从袖子中取出一张纸递给林清华说道:“川西南的铁矿已经探明了工匠们已在那里建起了一个炒铁炉如今那里有工匠、学徒及其家眷八千余人驻军三千余人而且一些围墙已经建好了只需再向那里移些工匠百姓过去就可以大规模的炼铁了。只是那里如今还没有名字所以请元帅为其命名。”
林清华拿过那张纸看了看见是一张地图他指着图上的一处地点说道:“看起来进展相当快不错我很满意。这样吧从现在开始那里就叫‘攀枝花’吧!”说完便又将地图交还给宋应星。并继续询问道:“大冶县的铁矿怎么样了产量提高了多少?”
宋应星恭敬的接过地图随即答道:“回禀元帅据大冶县令前几日的奏章上说如今那里新移过去的工匠百姓已经全部安顿下来而且工匠们又建了两座炒铁炉如今那里的粗铁产量提高了三成而精铁产量也提高了近一成相信再过半年至一年精铁产量或许可以增加一倍有余。”
见宋应星正要退下林清华马上喊住他又问道:“那种锅炉还没有建好吗?”
宋应星苦着脸摇了摇头说道:“元帅吩咐一定要能够完全密封不能有空隙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厚度不能爆炸这可实在是不易做到所以直到现在还没有弄好。宋某无能望元帅责罚。”
林清华看了看宋应星那头上越来越多的白叹道:“让宋先生为难了我也知道这种东西很难焊接所以制起来一定很不容易。不过此物非常重要所以还望宋先生能够再加把劲儿尽快将其制出来如果需要钱、物、人的话只管说我一定尽量让你们满意。”
宋应星保证道:“请元帅放心如今宋某已经将所有手艺高、经验丰富的工匠全部集中起来相信再过些日子就能够将最好的焊接方法找出来那时候再做锅炉就容易些了。若元帅没有别的叮嘱那么属下就先行退下了属下马上就去工场里督促工匠们加紧制作锅炉。”
林清华点头道:“我没别的叮嘱了此次征讨桂逆不知何时能回还望诸位尽量早些将那锅炉制好要知道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