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节 休养生息 (第2/3页)
那时候消灭桂王易如反掌。”说到这里他站了起来随后走到窗户边推开紧闭着的窗户向外望去看着那群依旧围在一起议论的属下轻声说道:“不过咱们也不能不有所准备我想如果桂王知道郑森拥立唐王的举动之后一定会有所动作到时候他一定会顾不顾尾那样一来咱们也许就能抓住机会一步一步的削弱他说不定不用咱们动手桂王自己就先败了。”
事情的展果然如莫不计等人预料的那样就在桂王刚刚用上自己的年号“永历”的当年四月郑森就“揭露”了桂王刺杀中兴皇帝并谋反的“罪行”宣布不再承认桂王朝廷并且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并改当年年号为“隆武”。
作为引人注目的实权人物林清华自然成为了郑森等人拉拢甚至是巴结的对象郑森先后派遣了三批特使前往湖广劝说林清华加入唐王朝廷并许以重诺一旦将桂王消灭唐王将裂土封王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方封给林清华并从王室中选出一名公主赐婚与林清华。
但林清华的表现却让所有的人都感到一头雾水因为他不仅没有答应加入唐王朝廷的建议而且也不再主动进攻桂王的军队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收缩力量一心一意的经营他的湖广、河南、四川、陕西、贵州并加紧整编镇虏军建立海军部队。
林清华的这个举动不仅让郑森大吃一惊而且连桂王等人也完全摸不着头脑在这种摸不准林清华心思的情况下桂王反而不敢有所行动他不仅约束自己部下不得再向林清华轻易启衅而且还派人劝说沐天波将准备进攻江西一带的部队调了回去。不过为了显示自己无可挑衅的威严桂王还是连数道圣旨宣布郑森与林清华为叛逆撤消朝廷对于他们的一切委任与封赏。
对于桂王色厉内荏的举动林清华只是付之一笑因为他的心里十分清楚桂王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再次向自己动进攻的而桂王那貌合神离的盟友沐天波更是无法脱出身来因为那云南的沙定洲已经从林清华这里得到了一万多支镇虏军淘汰下来的燧枪并且还得到了一百多门大炮他不仅守住了云南而且还进一步打到了广西将沐天波的兵力牢牢的牵制住了。不过作为回应林清华还是在《号角》上大肆揭露桂王的小人嘴脸将自己领军在前线拼命奋战而桂王一伙小人却在后方搞阴谋诡计的事情添油加醋的大肆渲染一番准备彻底将桂王等人搞臭。
既然林清华没有进攻的意愿那么郑森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在与桂王派来的讨伐大军打了几场不甚激烈的战斗之后他就不再主动进攻了只是分兵守住各处要道固守着自己的地盘并且进一步加大了南下南洋群岛的力量一边与西班牙、葡萄牙进行贸易一边以海盗袭击的方式攻击荷兰人的领地并在当年年底派兵两万登上台湾岛将岛上残存的三千荷兰人消灭干净。接着他便开始以台湾岛为基地派遣小规模的舰队试探性的游弋在日本近海准备袭击日本。
郑森将那些通过海上贸易和海盗袭击方式得来的大量钱财送到湖广从林清华手中换取大量先进的武器而林清华也从郑森那里得到了足够的粮食和金钱使地方经济很快的复苏起来。
永历元年也就是公元1647年很快就这样过去了虽然偶尔有些小规模的战斗但毕竟大部分时间还是安定的经过近一年的修养生息湖广、河南、四川、陕西、贵州的情况已经开始好转尤其是四川与河南两地由于这两地的屯田与水利建设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因此粮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除了本地使用之外已经可以少量的支援其它地区了而且由于各地流民被大量的安置在土地肥沃的地区再加上地方剿匪部队的不懈努力各地治安也开始好转在一些地方已经基本上看不到土匪流寇的影子了。
作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林清华始终没有放弃对吏治的整顿通过建立一套相对合理的监督制度一大批贪官污吏或被关进大牢或者人头落地而大批高等学堂中的学员则被提拔上来虽然他们并不一定比其他官员更加清廉但毕竟吏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澄清。
经济的恢复治安的好转吏治的相对澄清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得早已凋零的长江沿岸贸易得到了恢复除了江西以东一段长江之外从江西九江到四川叙州这数千里的长江航道上到处都可以看见来来往往的商船久已不见的繁荣景象慢慢的再现在人们的眼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镇虏军工兵部队成功的炸毁了三峡江段的大部分明暗礁石使得长江上游的通航情况大大改观商船可以从长江中游直接航行到四川腹地而且川江夜间不行船的传统也开始被胆子大的商人船工们抛弃。
为了商业的顺利展林清华还命令工场开始生产通用货币――银圆。
银圆由林清华亲自设计分为大银圆与小银圆两种。大银圆重一两含银八成五正反两面均刻着飞龙单位为“壹圆”。小银圆重一钱含银也是八成五正反两面均刻着凤凰单位为“壹角”。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作为辅币的铜圆单位为“壹分”其体积比铜钱要小为铜铅合金其中铜含量为六成。
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为一比十比一百即一块大银圆兑换十块小银圆一块小银圆兑换铜圆一百枚。与此同时铜钱的回收也逐渐展开并将最终废除铜钱的流通。
林清华知道自己规定的银圆的银含量稍微偏低为了防止受到西洋银圆的冲击同时也为了吸引人们使用他命令工匠研制新型水力冲压机以便能够在银圆与铜圆的表面冲出精美好看的图案而且为了防止不法份子凿边盗银盗铜在银圆与铜圆的的边缘还滚出了细齿。
由于此时的宋应星已经完全被林清华所编写的工艺书籍迷住了而且很想亲自试一试于是林清华便任命宋应星为工场督造官命他带领工匠试制水力冲压机。经过数十天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第一台新式水力冲压机很快被组装在了川东的山岭之中而其冲压出来的第一批银圆就让林清华非常的满意在紧张的筹备了近半年之后三座大型银圆工厂就成立了。工场制出来的银圆一进入各地市场马上就受到了商人们的普遍欢迎商人们立刻抛弃了使用不便的碎银大量的收入银圆以至于银圆对碎银明显出现升水现象一块银圆可以轻易的兑换到更多的同样银含量的碎银。林清华抓紧时机立刻用银圆大量兑换民间碎银利用这种差价狠狠的大捞了一笔使得已经渐渐走上正规的财政收支第一次出现少量盈余。
林清华设计制造的银圆是如此的吸引人以至于这种银圆很快出现在了南洋市场上不仅中国商人大量使用这种银圆而且连西洋商人与阿拉伯商人也开始接受这种来自古老神秘的中国的硬通货他们将这种银圆拿到香料群岛买入大量香料并将其运往福建从中国商人手中换回大量精美的瓷器和丝绸再运回印度、中东、欧洲进行销售南洋的贸易更加繁荣。
林清华当然知道贸易的繁荣离不开交通工具与道路的改进所以在他的直接指挥下宋应星手下的工匠们很快就造出了非常实用的四轮马车并立刻投入了批量生产。当然了出于增加财政收入的打算林清华同时颁布了中国的第一部《专利法》将专利的概念引入中国而这种他所“明”的四轮马车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第一种专利产品。这样一来所有想制造这种马车的人就必须向林清华交纳专利费每间工场按照工场规模大小每年交纳五百至一千圆银圆。虽然收入不多但毕竟使得人们的观念生了改变。
与四轮马车相配套的重要措施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