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 经略陕西 (第2/3页)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楚国公好象应该只是掌管湖广、河南、四川三地吧?这陕西好象还不归你管吧?怎么?莫非楚国公想越俎代庖不成?”
不待莫不计话那几人就涌了上去将那官员推倒口中高呼“你定是桂王一党”几人拳打脚踢之下不多时就将那人打得满脸是血。
“好了!”林清华暴喝一声说实在的他并不太喜欢这样的官场伎俩他见再这么打下去非把那官员打死不可遂说道:“他是不是桂王一党暂时还不能定论这个……”
见林清华心肠似乎有些软莫不计赶紧接口道:“现在确实还不能肯定此人是否是桂王一党不过也不能说他一定就不是因此不如先将其关押起来以后慢慢审明。”说完便走上几步向着林清华挤了挤眼睛。
林清华沉默片刻随后说道:“那就依莫先生之言先关起来。”
莫不计赶紧转身命令道:“来人将此人押下去与那被我军光复陕西之时抓住的鞑子官员关在一起。”
几名镇虏军卫兵应声而动将那满脸是血的宋姓官员拖了下去帐篷中又是一片沉寂。
剩下的几名官员见势不妙遂立刻走上前来向林清华禀道:“我等愿追随楚国公!”
一切都按照预料进行的很顺利虽然有些不和谐的小插曲但毕竟无伤大雅当卫兵们将酒席重新摆好并将陈年好酒端上来后帐篷中的气氛中顿时又变得轻松起来。
酒过三巡众人醉意渐起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林清华问孙守法道:“孙大人我听说你们攻打西安城的时候俘虏了不少鞑子的大官却不知道有些什么样的人?”
孙守法打了个酒嗝喷出满口的酒气说道:“凤翔总兵何世元、固元兵备道吕鸣夏、陕西巡按黄昌胤、泾阳知县张锡蕃还有那鞑子委任的陕西总督孟乔芳也被咱们抓住了现在他们都关在大牢里正等着楚国公处置呢!”
林清华赞道:“孙大人果然英勇居然抓住这么多鞑子官员当真该嘉奖一番才是!”
莫不计笑着接口道:“是啊!楚国公一向赏罚分明不如楚国公现在就嘉奖他一番。”
林清华点头道:“不错我正有此意!这样吧如今陕西巡抚一职尚空缺不如就由孙大人来当吧!”
“这个……这个如何使得?”孙守法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能当这陕西巡抚所以有些难以置信的望向林清华却见他脸上一脸的严肃似乎不象是在开玩笑。
“怎么使不得?”莫不计笑道“如今桂王谋反正是我等忠义之士匡扶社稷之时而这领头儿的人只能是楚国公了现在他的话就是朝廷的意思他说你现在是巡抚那么你现在就是巡抚有何不可?孙大人切勿推辞否则的话恐怕会辜负了楚国公的一番美意。”
孙守法立刻跪谢林清华厚爱并表示自己一定不辜负楚国公的期望。
莫不计看见孙守法身边坐着的武大定似乎脸色异常便接着说道:“我听说武将军在西安之战中也甚是勇猛正是他第一个冲进城中看来也应该好好嘉奖一番才是。”
林清华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如今陕西尚未完全平定急需一名通晓征战之事的将军替我剿灭各地的流寇、土匪依我看武将军正是最好人选看来这陕西总兵一职非你莫属!”
林清华与莫不计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不一会儿的工夫这中军大帐之中的所有官员全部都升了官整个陕西的人事安排就这么轻松的定下来了。众人哪里想到楚国公居然这么通情达理慷慨大方当下自是人人欣喜若狂纷纷谀词如涌般的巴结赞扬着林清华几乎已使林清华有些飘飘然起来。
还好林清华见过比这更谄媚的阿谀奉承之词所以很快就冷静下来开始安排政务上的事情。
林清华询问孙守法道:“孙大人我听说陕北一带似乎有一支反清义军如今整个陕北已经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了可有此事?”
孙守法恭敬的答道:“确有此事。那支义军的领名叫王永强其原本是朝廷延安营参将后来反贼李自成与鞑子先后占领陕西他便与他们虚与委蛇始终没有真正臣服。前些日子我军兵围西安之时下官就曾派人去联络他他爽快的答应不派兵援助西安城里的鞑子。后来我军攻克了西安王永强便宣布反水派兵与陕北鞑子兵作战并杀掉了鞑子委派的延绥巡抚王正志、延绥总兵沈文华和靖远道夏时芳其功劳甚大不可不予嘉奖。”
“哦?若果真如此倒真不能忘了他。”林清华连连赞道“但却不知今日他为何没有前来?”
孙守法答道:“回楚国公如今陕北一带尚有不少的贼寇需要清剿因此他脱不开身故而未能前来听令。”
林清华心中暗笑一声随即提高声音说道:“真的是这样吗?该不会是他不相信我吧?”
孙守法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林清华的这个问题要不是那王永强送给他一万两银子的话他才不会给他说好话呢!现在既然林清华已经觉察出了王永强的自立之意那么自己当然就不能再为他顶缸了。犹豫片刻之后孙守法终于找到说辞他低声说道:“楚国公有所不知那王永强本来就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愿意出来下官心想也许真如楚国公所言他的心里可能没底吧!想当初鞑子曾答应他将陕北封给他的可是后来却又变卦所以现在的王永强已经有些疑神疑鬼了。”
“原来如此!”林清华故意大声叹道随后连连摇头说道:“那也难怪鞑子一向说话不算数的自然不能相信。不过我可是说话算数的人绝对不会蒙骗谁的。如今陕北既然还未完全平定那么当地可真是需要象他这样的一个猛将镇守我打算依照四川规制任命其为陕北绥靖督师。不过既然他今天没来……”
孙守法猛然醒悟当即接口道:“回楚国公王永强虽然没有来但其还是愿意服从楚国公的命令的若派一人前去说他那么他定然会对楚国公感激的五体投地一定会将陕北一带尽快安定下来!”
林清华颔道:“有道理!这样吧我派你前去说他不知你愿意不愿意?”
孙守法指天誓道:“下官愿为楚国公驱弛!”
林清华说道:“既然你愿意那么我马上写一份任命明天你就出。对了还有一事要问问你听说甘州、凉州、肃州一带也出现了义军?”
孙守法回答道:“是的不过那一带出现的义军不是汉人而是当地的回回。”
“哦?回回?其领莫非是米喇印?”林清华的脑海中忽然冒出了这么个名字毕竟自己的历史书不是白读的。
孙守法显然很惊讶说道:“是的确实有一名领叫米喇印公爷莫非已经知道了?可是下官也是前天才得知此人的怎么楚国公也知道了?”
林清华心中有些迷糊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事情已经生了改变但另外的一些事情却与历史上差不多看起来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并没有引全面的历史改变。
他静了静心神说道:“这个我自然是知道的不妨告诉你我的属下和细作早就在陕西、甘州一带扎了下来某些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那米喇印自然也不能逃开。”他顿了一顿扫视了一眼底下在坐众人见他们人人脸色有些变化知道自己的恐吓计策又一次奏效心中暗自高兴遂接着问孙守法:“刚才你说‘其中有一名领叫米喇印’莫非还有其他的领?”
孙守法被林清华刚才的那句话吓住了他没想到林清华的属下居然这么厉害居然能将这么偏远地方的情报都探察得到当下心中惶然直到林清华问他他才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于是忙回答道:“主要领也就只有两人其一为米喇印而另一人名叫丁国栋。米喇印是甘州回回的世袭土司他见鞑子陕西吃紧不得不将河西之兵大量调往陕西因而河西一带鞑子兵力空虚于是便拉着丁国栋起兵将鞑子委任的河西官员或擒或杀如今河西的大部分地方已经落入他们的掌握之中了。不过如今的河西并非完全是他们的天下下官听说那河西北部的蒙古部落也趁虚南下已经与回回兵打了几仗了双方互相不分胜负。怎么难道公爷没有听说这些消息?”
林清华忙解释道:“我的细作还未将最近的消息传回所以我才向你问起相信再过几天最新的消息就能到陕西了。”
孙守法恍然遂说道:“莫非楚国公想派人去说服丁国栋、米喇印等人让他们也听从公爷的命令?”
林清华点头道:“我不光想让他们听我的命令而且还准备在河西险要之地修一个大的堡垒。”
“堡垒?”孙守法问道“莫非公爷要在河西修新城?”
“不是新城而是堡垒。”林清华解释道“这种堡垒与城墙、城池不同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砖石垒成的兵寨易守难攻。我想用它将河西走廊卡住阻止西边的草原部落侵袭中原并且作为以后我军西进的屯兵屯粮之所。”
孙守法马上明白过来说道:“公爷的意思是说以后还要向西进军?”
林清华暂时不想将自己的打算全部说出来于是敷衍道:“是的这些以后再说。现在最要紧的是收服米喇印、丁国栋等人把河西一带安定下来这样一来陕西才能真正安定否则的话河西西边的蒙古部落就可能打过来。”
孙守法说道:“此事应该不难那米喇印、丁国栋以前都曾担任过李自成的官想来他们应该是容易满足之辈只需许诺以高官后禄他们应该会归顺公爷的。”
见孙守法与自己想的一样林清华随即命孙守法全权处理招降米喇印、丁国栋等人之事。
酒宴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晚上直到林清华感到心神俱疲方才宣布结束酒宴。林清华在众卫兵的簇拥之下走出帐篷。
看着那些身强力壮的卫兵的背影孙守法心中一凛忽然又想起一事便忙追上去问道:“公爷那些被俘的鞑子官员如何处置?”
林清华想了想随即说道:“他们既然是你俘虏的而你现在又是陕西巡抚那么就由你全权处置吧。”
******************************************************************************
整个天空灰蒙蒙的天上的云层看起来特别的低而且似乎特别的浓。
寒风不停的从北方吹过来吹得人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