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节 定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一节 定策 (第3/3页)

与此同时一名耶稣会传教士沙勿略也由印度果阿来到中国外海的一个小岛并召集当地一些少年向他们传授教义但他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进入中国内地因为不久之后他就因病去世了。紧接着沙勿略之后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也来到中国传教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之后他们终于成功的结识了一批中国的士大夫其中就有徐光启这样的著名人物。受到基督教教义的感化虽然其教义宣扬禁欲提倡一夫一妻制但有些中国官员还是入了教而在这些人的带动或者是鼓励下中国的少数百姓也开始接受这种新的宗教中国国内的基督教教徒渐渐增多。西方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随着基督教的传入被引入中国使得中国的士大夫阶层终于有机会看到外面不同的世界。

    林清华来到这个时代以后曾经在南京和扬州城中听人说起过天主教但他却从来没有看见过西方传教士也没有去过教堂因此利累斯与安文思是他在这个时代最先看到的西方人、传教士。

    林清华虽然并不信教但他清醒的认识到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是危险的没有了天堂、地狱概念的约束人们的行为将变得难以捉摸虽然那宗教信仰并不能保证每一个信徒都成为圣人但是它毕竟可以起到一些规范教徒言行的作用从而能起到一些法律所无法起到的作用。

    根据林清华在学校时学到的理论越是在乱世人们的内心便越空虚就越需要宗教的麻醉所以往往乱世中的宗教就会得到大展的机会而明朝末年就正好是这样的一个机会。不仅各种宗教的信徒大大增加而且乡间的神汉巫婆也大行其道用他们的各种理论填补着人们内心的空虚寄托着人们的希望。

    林清华认为如果要想让一个国家的整个社会变得井井有条那么就必须同时使用两种手段第一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那就是法律。用明确、公正的法律规范整个社会的成员们的行为无论是谁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第二种手段就是信仰只有用信仰占领社会成员的头脑他们的行为才可以变得有规律而在这个时代这种信仰也只能是宗教信仰了。宗教可以用它的教义和它宗教理念中天堂与地狱的概念来约束信徒的言行虽然不能保证每个信徒都能做到但毕竟可以起到法律作用之外的辅助作用。假如不能用宗教理论占领人们的头脑那么巫蛊迷信就会当仁不让的成为社会的毒瘤。

    正是由于想到了这些所以林清华最终还是答应了利累斯与安文思的请求允许他们在四川传教但为了加强管理防止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他目前只允许传教士们在成都、重庆、保宁、叙州、夔州五城建立教堂。

    林清华有意放松对于各种宗教的管制让其各自展信徒当然必要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必须留意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天主教直接听命于罗马教皇这对于林清华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状态他已经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将中国的天主教做些改进。

    今天利累斯与安文思来拜访林清华正是为了在成都城中修建教堂的事。

    安文思恭敬的将一个草图交给林清华说道:“尊敬的将军这是我昨天画好的教堂草图请您过目如果满意的话就请您签个字我们马上动工修建。”

    林清华看着那草图问道:“怎么教堂看起来与祠堂没什么两样?”

    安文思说道:“那是为了入乡随俗只有这样人们才会进来。”

    林清华点了点头顺手在那草图上签个字盖了章随后将草图递还给安文思说道:“我拨给你五千两银子算是代芙蓉姑娘赔偿你们那被烧掉的教堂。”

    安文思想不到林清华居然会资助他这么多银子当即高兴的说道:“谢谢将军阁下您真是太慷慨了!”

    林清华说道:“我听说你们在湖广一带的同行在用银子引百姓入教这是真的吗?”

    安文思老实回答道:“是的那是因为当地的士大夫不与我们交往而士大夫们大多是当地的一些族长没他们带头信徒就不可能多所以我们只好直接到乡间引人入教用银子和粮食让他们体会到上帝与圣母的仁慈。”

    “银子是从那里来的?”林清华问道。

    安文思回答道:“是从苏州、杭州一带富有的教徒中募集来的此外还有一些是直接向教廷申请过来的。”

    “哦?教廷?”林清华略微沉思片刻随即说道:“以后就别从教廷要银子了我给你们银子每年五万两用来救济贫民。”

    “您真是太仁慈了!圣母玛利亚保佑终于让我碰到一个真正的好人了!”安文思激动的喊道并用右手不停的在胸前划十字。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两名传教士林清华立刻转身回到行宫。

    莫不计见林清华又转了回来便上前问道:“公爷怎么又回来了?”

    林清华说道:“我忽然又想起几件事情所以马上回来让你们办理。”

    “何事?”莫不计急忙走回桌子边拿起笔等候林清华的命令。

    林清华说道:“你马上给黄宗羲写封信命他迅从官库里取出五万两银子派人送往少林寺我答应过少林寺的高僧一定要替他们修一修屋子的。”

    莫不计已经对于那种奇怪的公文写法非常熟悉了因此不用林清华吩咐他就用小墨点儿将句子隔开但由于是给黄宗羲写的信因此倒是文言文居多。

    林清华见其写完马上又问道:“上次在酒宴上展示的那封给桂王的信送出去了吗?”

    莫不计摇头道:“还没有公爷想现在就送去?”

    林清华点头道:“是的既然如今川战已毕那么航道就要通了那些川将之中恐怕有人会派人去南京核实所以现在就应该送出去了不过署名就别写我名字了就当作是全体川将的联名信吧!”

    林清华接着说道:“你再给刘赫写个命令命他派一个工兵团入川。”

    莫不计刚拿起笔忽然又停了下来问道:“怎么?公爷是想修什么宫殿吗?”

    林清华摇头道:“我可没那个闲心!我之所以调工兵团入川是想让他们将那三峡也就是峡江那一带的水下明暗礁石都炸掉。这样一来长江航道必然会畅通些运送粮食、军队也就方便多了。不过他们对于炸礁石的工作可能比较陌生只能让他们慢慢摸索着干了!对了你再告诉刘赫让他从西平寨留守的那些工匠中再抽出十几个探矿匠让他们跟着工兵团一同来四川我准备让他们到川西南去探探铁矿将来我要在那里建一座崭新的城市!”

    当莫不计正在写这封信的时候一名卫兵走到门口喊了声“报告”。万明灿见状急忙走了过去他从卫兵手中接过封信转身走回林清华身边说道:“公爷陕西有紧急塘报。”说完便将一封盖着戳记的信交给林清华。

    林清华接过信将其拆开看了几眼便道:“嘿!怎么这些事情都赶到一块儿了?”

    莫不计忙问道:“生何事?莫非陕西的武大定、孙守法等人不愿意听从镇虏军指挥?或是鞑子又从蒙古草原打过来了?”

    林清华将信交给莫不计说道:“据留守陕西的镇虏军派到陕西西部的探马禀报他们在那里现了一些蒙古骑兵如今正在向东挺进虽然度不快而且人数也不多但不能不多加小心。详细情况还需进一步的侦察随后可能还会送来塘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