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夺鼎 第二十节 川江夜雨 (第2/3页)
就给我讲讲。”
船老大对于这些话很是受益他得意的笑笑说道:“其实我也是听别人讲的也不能保证都是对的您就当个故事听听吧。”他伸出右手在脑袋上抓了抓随即又想了想便说道:“这事情讲起来就长了这还要从去年冬天说起。
去年刚入冬的时候当时小人正在峡江东边听从上游逃出来的船家说那张献忠因为川中缺粮便谋划着到别处去打粮他领着大军向北走想从汉中出去但却被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一支官军给堵住了两军大战数百回合直杀的血流成河听说那山道都被尸体给堵上了。后来张献忠见官军势大难制正欲亲自率军攻击却不料他手下的一名大将刘进忠阵前倒戈一击领着自己的部队向南撤退。
那刘进忠本来是这川东的大土匪他被张献忠收编以后就成为八大王张献忠的心腹但他毕竟不是好相与之辈他见张献忠兵败之势渐显便开始另做打算。他领着所部一直向南走最后终于到了这重庆附近。此时重庆还在那张献忠手中而大明总兵官曾英曾大人正率军围攻重庆。
那刘进忠先在城北停了两三天后来就降了曾英曾大人他领军与官军一同攻城终于将重庆拿下。曾英大人高兴之余还派人去向朝廷报功不过听说朝廷正在打仗所以也就没有了回音。
那张献忠得知重庆丢失又惊又气当即领军南走并派人从成都调来援军扬言一举攻破重庆屠尽城中士民。
曾英大人领军守城不出只是用军中红衣大炮猛轰张献忠军两军相持数日谁也奈何不了谁。不过那张献忠军多势大连日猛攻下重庆眼见岌岌可危就在这时一支官军忽然从峡江冲过来从张献忠背后狠狠的揍了他一顿大西军惊慌失措下全军崩溃。曾英大人见状也领军杀出城去与那从峡江而来的官军一同追击张献忠这一追就追到了成都附近将张献忠南下与东进之路堵死张献忠的大西军既缺粮又士气低落眼见着要完了!”
那三人听完船老大的叙述神色均是有些古怪那年纪稍大者又追问道:“怎么?张献忠的大西军不是很厉害吗?怎会如此不堪一击?”
船老大说道:“小人听说那张献忠最精锐的是他从陕西、河南、湖广带出来的十万人马而剩下的那十几万人都是入川以后收编的各地土匪、山寇他们杀杀百姓尚可但一旦与官军交战必不是对手所以张献忠每次与官军交战之时均是命精锐为前锋全力攻击。不过张献忠在川中两年多只知打粮却完全不知与民休息因而各地粮荒甚重不仅民间乏粮而且张献忠军中也没有多少粮食常言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军中粮草之重要那大西军既然没有粮草这军心自然动摇再加上官军攻势甚猛大西军溃散已不希奇。”说到这里船老大忽然又想起一事他压低声音神秘的说道:“听说那从峡江而来的是威毅侯的镇虏军他们可厉害着呢!那鞑子的好几个王爷都叫他们给打死了这张献忠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了!”
那三人相视一笑脸上显出一丝得意之色。
船老大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说道:“莫非三位不相信小人的话?虽然小人当时正在在汉水上行船可是小人回来后听别的船家说起过此事他们说那镇虏军不仅给足船钱而且从不擅取民财实在是百年不遇的仁义之师!”
那读书人笑道:“我相信你的话刚才我等是在笑那张献忠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船老大也陪着笑说道:“那是张献忠不过就是流寇官军一到立马完蛋!”他停下说话向后退了两步伸手掀开篷子边的帘子向外看了看随即转回头说道:“几位这雨看起来今晚是停不了了只有等几天了!”
******************************************************************************
九天开出一成都
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
秦川得及此间无。
这李白所写的《上皇西巡南京歌》用了了数语写出了成都的繁华与秀丽将唐朝时的成都景象描绘的真实而亲切。
成都古称“锦官城”又因盛产芙蓉而被称为“蓉城”。其位于岷江以东是整个四川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历史悠久经济达自从秦代李冰父子在岷江上游修建起著名的都江堰将那桀骜不驯的岷江制服以后成都平原也就成为了富庶的天府福地使得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或者是四川的割据势力无不重视这里将都江堰之南的成都逐渐建设为重要的军事与政治据点以便确保其对整个四川的统治地位。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四川的地位格外的引人注目。西汉末年割据四川的公孙述三国时代的刘备西晋末年李雄的成汉政权东晋末年的军阀焦纵五代时先后割据四川的前蜀王建和后蜀孟知祥元朝末年的明玉珍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将四川作为他们理想的割据之地虽然他们最后全都无一例外的被来自中原地区的王朝所消灭但这并不能否认他们作为一支有影响的地方性武装力量存在的价值在这些割据势力中割据时间最短的不过八年时间而最长的也不过短短的四十多年在与中原王朝的对峙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那莽莽的群山与那险峻的三峡。
在运输手段落后的古代要想从中原地区征服四川就必须面临一个非常急迫而现实的问题――粮食。根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军事原则要想征服四川如果不能就地筹粮的话那么就必须先将粮食运进四川但当那浩浩荡荡的运粮大军面对着眼前那险峻的高山峡谷的时候他们心中的震惊与无奈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