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烈火凤凰 第四十二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章 烈火凤凰 第四十二节 (第2/3页)

匠人数有限有技术的就更少了而且还必须先用在最急需的武器生产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道路。林清华以前曾经看过一些报道那上面说中国之所以未能在清末大规模运用四轮马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四轮马车需要相对良好的道路而中国的道路情况很差只有对道路要求较低的两轮马车才能较好的适应这种道路所以四轮马车只在城市里少量存在而城乡交通所用的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还是两轮马车。

    经过清点此次派来的马车一共两千五百七十二架林清华将其分成甲、乙、丙、丁四组由甲乙两组专门负责向南京围城大军运送粮草辎重而丙丁两组则专门负责从瓜洲向他的军营运送粮草辎重他的军营则作为中转站将一些来不及转运的辎重暂时存放于此。为了保护车队的安全他还派了镇虏军四个步兵营和四个骑兵连负责保护。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粮草辎重的运送便开始了当粮草辎重从瓜洲运到军营之后甲组直接接收丙组的车辆并将自己的车辆交给丙组两组换车不换人以免去多次搬运和长途跋涉之苦。当甲组从南京城下返回时则乙组准备出而负责从军营至瓜洲之间运输的丙丁两组则与此相同这样既保证了安全又能以最快的度运输。为了让赶车的脚夫不至于过与疲劳每组脚夫也分成两组轮流赶车为了提高脚夫的积极性并减少可能出现的逃跑现象林清华还许诺每人每天可得一钱银子的工钱并且由军队管饭。

    望着那些手掌上长满老茧、胳膊上根根青筋紧绷、脸上却带着微笑的脚夫林清华感慨不已对于这些百姓来说每天管饭、每天一钱银子工钱的报酬就已经让他们很满意了。中国人身上知足长乐、随遇而安的性格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就在林清华站在江堤上望着那长长的辎重大军着感慨的时候距离南京城数千里之外的川北的崇山峻岭中一场激烈的战斗正在进行枪炮声和喊杀声响彻整个山谷硝烟将周围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片白雾中。

    大西皇帝、“八大王”张献忠正站在一座小山的半山腰上望着对面那高高耸立着的山峰呆。与周围的山峰比起来这个山峰显得那样的突兀其高度远过其它的山峰就象是一巨人高高在上的俯视着身边的矮个子。

    “驴日的!真是见了鬼了!一个小小的山峰都打不下来真他妈窝囊!老子‘八大王’自从起兵以来还真没遇到过这么硬的骨头。”张献忠抽出腰刀狠狠的将身边的一棵小树拦腰砍断。这时一阵跑步声从身后传来将他的注意力引向身后他转过头来望着那跑过来的一个文士打扮的人问道:“汪兆龄你说说看老子该怎么办?”

    文士来到张献忠身前愣了一下问道:“臣不知皇上所问何事?”

    张献忠道:“老子是问你这里打了这么多天也打不下来现在老子该怎么办?”

    汪兆龄犹豫了片刻道:“这个……这个……臣以为还是绕道过去的好要不我们再向南撤?”

    张献忠“啪”的甩了汪兆龄一个耳光骂道:“你个驴日的!老子让你当宰相可不是让你吃闲饭的。绕道过去?你以为那些官军都是傻子啊?万一老子跟汉中的官军打得正热闹忽然他们给老子兜屁股来上一家伙老子还能活吗?要真象你说的那样老子可能连象刘进忠那样逃出汉中也不可能了!”

    汪兆龄捂着已开始肿起来的脸含混的说道:“那就南下吧刚才臣得到消息……”

    不等他说完张献忠“啪”的一声又甩了他一个耳光引得身边的众亲兵一阵快乐的哄笑。张献忠道:“别人都说‘吃一堑长一智’可老子怎么觉得你就不长记性呢?向南走?难道你忘了老子不就是从南边过来的吗?那些不识相的家伙竟敢把粮食都藏起来害得老子大开杀戒杀得老子的手都软了可连个粮食的影子都看不见你让老子回去难道是想把老子饿死?与其回去饿死不如拼死一战冲过汉中到中原就粮。”

    张献忠“霍”的一声将腰刀平端指着那汪兆龄的鼻子说道:“老子已经忍你很久了今天老子就杀了你祭旗!”他正想举刀却被身后传来的一声“皇上刀下留人!”的喊声阻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