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烈火凤凰 第十四节 (第2/3页)
要大雾一散对方就别想占到一丝便宜!
也许是黄得功的诚心感动了上天也许是来自西伯力亚的冷空气到来一阵强劲的北风吹来将那立于土垒之上的军旗吹的猎猎而起同时也将江面上聚集着的雾气吹散开。黄得功兴奋的喊道:“哈哈!天助我也!这下我看那些水师里的王八蛋还能耍什么花招?”
但当大雾最后完全散开的时候黄得功又楞住了因为就在刚才还大雾迷漫的江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出现在了他的眼前。黄得功张大着嘴难以置信的看着江面“我的老天啊!从哪儿冒出来的这么多的船啊?”他心里暗想着。
只见这支舰队分成两支船队一支由东向西逆流而行而另一支则从西向东顺流而行每支船队各有约百艘大船而更多的小艇则蚁附在那些大船的周围当两支船队汇合的时候千帆竞百舸争场面蔚为壮观这种难得一见的情景足以让黄得功目瞪口呆。更让他感到新奇的是在这些大船之中居然还混杂了三五十艘样式古怪的帆船它们的船身光滑船头尖削每艘船上均有两根或者三根高高的桅杆桅杆上挂着的也不再是硬帆了而是两张或者三张白色的船帆在一些船的船头还挂着一块三角形的帆。
那两支船队各行驶了一段距离之后便又调过船头向着相反的方向驶去而且越走离长江北岸就越近丝毫没把黄得功的大炮放在眼里。
“混蛋!让你看看老子的厉害!”黄得功心里想道他转头下令:“命令所有大炮开火一定给我把他们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几十颗炮弹落到了那些舰船中间大多数掉进了江里只有几炮弹击中了几艘舰船但实心弹除了只在那船身上留下几个洞之外并未给其造成多大的威胁。看到黄得功的大炮数量稀少那些舰船的胆子更大了它们不仅不退反而又向江边靠拢了数十丈并开炮射击。
此时黄得功终于看清楚对方的旗帜了只见每艘船的最高的桅杆上都挂了两面旗帜一面是大明的龙旗而另一面则是红旗旗帜上写了个大大的“郑”字。
黄得功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哪个明朝的水师将领姓郑他一边命令大炮继续射击一边冥思苦想在记忆的深处搜索着那些自己熟悉的将领。
对方的舰船虽然炮多但在这种距离的对抗下并不能取得完全的优势反而有几艘船的船身被打裂江水也涌进了船里。看到自己不能取胜舰队迅向后退却直到黄得功大炮的射程之外。
黄得功看着那些撤退的舰船得意的笑了笑自言自语道:“看看是你们厉害还是我厉害!我看你们就是一群水上的小蟊贼!哈哈哈!”他笑了一会儿忽然停住了猛然想起一事道:“小蟊贼?小蟊贼?难道是郑芝龙?”
黄得功与郑芝龙并不熟悉两人也从没有说过话而且在黄得功的印象里自己似乎也从来没有与郑芝龙见过面。黄得功也是在与别人谈话时偶然间听到过郑芝龙的事只知道他原先是海盗后来被朝廷招安从此就在福建、广东一带清剿海盗、水寇并逐步由参将升任福建总兵。
“嘿嘿!海盗就是海盗始终成不了大气候除了偷偷摸摸的偷袭别人之外就没什么本事了!”黄得功心里寻思着他见那支舰队越走越远终于龟缩到了长江南岸。
见威胁已经暂时解除黄得功舒了口气他走下土垒吩咐副将将损坏的土垒尽快修好随后便回到了大营。一回大营他就赶紧让师爷给林清华写信让他尽快送五十门大炮过来因为他突然觉得自己带的大炮实在是太少了而他从林清华前几天给他的信中得知林清华已经从各处搜集了近百尊大炮全部都架在扬州城墙上。
就在黄得功为大炮而苦恼的时候林清华也在苦恼他是在为粮食而苦恼。派去买粮的人都回来了他们的收获少的可怜只弄到了五万斤大米和十几万斤杂粮而这些粮食对于城内的十几万难民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何况城中的居民人数更多。现在城里的粮食就完全靠以前的存粮了而且城中的粮店全部都关门了经过林清华的调查这些粮店的粮食确实已经卖光了并不是他们想囤积居奇。看着府库里的存粮一天天的减少林清华欲哭无泪根据他的计算按照这个度吃下去城内的存粮仅够两个月的消耗两个月后城里就没有一颗粮食了那些有存粮的大户也许还能多撑几天但那些难民和城中的贫民就会立刻断炊那么“易子而食”的惨剧就可能会在林清华的眼皮底下上演。
为了能够多撑几天林清华下令将粥厂的开厂次数减为每天两次同时加强日常的巡逻以控制城内的局势防止出现混乱。不过这种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因为城内的那些难民们每天靠着那两碗稀粥活命大多数人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干别的事情了整天除了躺着还是躺着偶尔那么几个亡命之徒想有所造次但巡逻队那催命的铁皮鼓声有效的威慑了他们。林清华筹粮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向黄得功求援因为他知道黄得功随军带了很多粮草如果能从黄得功的大营调些粮食过来的话还是能够解燃眉之急的而且黄得功的庐州经营多年囤积了大量粮草如果能从那里运来粮食那么扬州城的粮荒就能解决了。不过庐州路途遥远而留守庐州的黄得功军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