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烈火凤凰 第六节 (第3/3页)
在剧烈的运动过程中弹头可能会脱落甚至将弹壳前部的纸筒撕破所以不得不将弹头与弹壳分开。在射击前士兵必须先将弹头从枪膛塞进枪管然后再把弹壳塞进去由于弹头前面有膛线的阻挡而后面则被弹壳紧紧顶住所以弹头被牢牢的限制在枪膛的前部不可能滑动火药击以后弹头就能顺利的沿着膛线飞出枪管。
经过几天的严格实验林清华决定立即大批量的生产这种后装枪并将这种枪命名为“快枪”。虽然在桐柏山设立了数十个生产车间但快枪的产量并不大即使是工匠们三班倒日夜不停的生产也只能保证每月三千多支的产量。当第一批快枪被生产出来后林清华立即用其武装了近卫旅并将近卫旅淘汰下来的燧枪又卖给了李成栋。
看着近卫旅的士兵们练习操作快枪林清华得意万分但他很快就想到若是只有步枪而无手枪的话那么骑兵和军官们就没有合适的武器于是他立即动手设计后装手枪。开始他想比照着他手上的那支转轮手枪生产一种军用手枪但他很快现以现在的技术很难保证加工精度而这将严重影响转轮手枪的气密性和安全性。他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按照抗战时期根据地的土法生产一种俗称“单打一”的单手枪这种手枪一次只能装一子弹但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适合大量装备部队。为了减轻后勤压力这种手枪所用的子弹与步枪完全一样因此其后坐力较大但由于枪管短所以其后坐力还在人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当林清华将手枪的设计图纸交给工匠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朝廷的敕使来了。这次来的不是太监而是一名吏部的官员。当他在跪着的众人面前念完圣旨后包括林清华在内的所有人都有些茫然不解因为圣旨里用非常严厉的口吻训斥了林清华责备他不顾同僚之意蓄意挑起与左梦庚的争端并以此为借口解除了他的豫鲁督师之职改授为河南总督。
林清华对于将他改授河南总督并不意外因为这是他与黄得功、李成栋说好的但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朝廷对有投降满清嫌疑的左梦庚那么客气而对自己却那么的刻薄。
林清华起身接过圣旨看了看那吏部官员的表情但那张冷冰冰的脸上什么也看不出来正茫然间那敕使又拿出了一份圣旨来林清华等人又不得不跪了下来。
这次的圣旨倒没有责备林清华的意思只不过是向他和黄得功、李成栋等军镇的将领宣旨要他们在接旨后的三十天内赶回南京因为皇帝召他们回京商议军机大事。
送走了敕使没多久莫不计派来的信使就急匆匆的赶来了他交给林清华一封莫不计写给他的密信。林清华拆开信一看心中暗暗一惊因为在信中莫不计提醒他回南京时一定要多带人马因为此次朝廷召集军镇将领回去实际上是为了“削藩”。
(这几节写的糙了点儿大家将就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