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烈火凤凰 第五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章 烈火凤凰 第五节 (第2/3页)

京购买燧枪试图也把自己的部队变成像镇虏军一样的全火器部队。

    在这些事情的刺激下林清华决定改进镇虏军的武器装备用更好、更先进的武器武装镇虏军。林清华打算研制一种后装线膛枪用这种枪逐步替换前装枪。

    要想制造后装线膛枪就离不开冲压机和车床而这两种机械必须要有动力来驱动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最好的动力恐怕就是水力了。

    林清华在上学的时候就对机械很感兴趣所以设计简单的冲压机和车床并不太困难。他设计的冲压机结构很简单就是一个冲台加一个冲锤在冲台的四个角上各有一根定位槽均长一丈它将用来限制冲锤的运动路线。冲锤是一个五百斤重的铁块顶上有一个铁环上面拴一根铁链铁链穿过一组滑轮组连接在由水车带动的一个绞车上。当水车转动时带动绞车旋转绞车拉动铁链进而将冲锤缓缓提起当冲锤到达定位槽的顶端时绞车在工人的控制下与水车脱离这时铁链就松了而冲锤则在重力的作用下快下落击打冲台。

    冲压机主要是用来加工枪管的膛线的这种加工膛线的方法是林清华根据抗战时期根据地兵工厂的土方法改进的。这种方法较简单先制造一个枣核形的硬度极高的钢模在钢模的四周欲先刻上几根凸起来的斜线然后将此钢模放入枪管毛坯在其上插一根很硬的钢条直径小于枪管接着便将其放在冲压机上进行冲压直到将钢模从枪管的另一头打出来这样一根线膛枪管就算是初步做好了。

    除了用来加工膛线以外冲压机还能用来加工金属弹壳。不过至于到底能不能用这种粗糙的冲压机造出弹壳来林清华心里也没有底毕竟没有实验过他让工匠们先制作了一台人力冲压机在这台机器上进行实验。实验的结果是令人鼓舞的虽然没有冲出完整的弹壳但冲出了许多比较规整的铜盅这些铜盅长度约为三分之一寸而且厚薄均匀。林清华决定改进这种弹壳比照猎枪子弹制造一种前部为纸筒后部为铜盅的混合型子弹。

    车床的制造就比较困难了虽然林清华努力回忆并画了详细的图纸但工匠们还是琢磨了十几天最后终于做出一台简陋的车床由于没有适合的刀具所以这种车床的效率很低而且废品率也比较高但林清华还是很满意的毕竟这个时代的技术只能做到这样了。

    枪和子弹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火药了。现在各国所用的都是黑色火药这种火药的威力较小而且点燃后的烟雾很大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它燃烧后的残留物较多若是用在前装枪上问题不大但若是用在后装枪上就不行了每射几子弹后枪管中就会留下许多污垢若不及时清理的话很容易生炸膛事故危及射手安全。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无烟火药。无烟火药通称硝化棉是用棉花或其它植物纤维放入硝酸中进行硝化而成的这种硝化棉俗称强棉燃烧度快并不适用于线膛枪线膛枪所用的火药为弱棉是在强棉中加入钝化剂后制成的它的燃烧度比较慢能保证火药燃烧完全子弹的射程也就远了。

    要想制无烟火药就必须先制硝酸而硝酸的制造又离不开硫酸所以林清华让工匠们动手制造了几个陶罐反应器用接触法制造硫酸接着用制出的硫酸与硝石反应从而得到硝酸。

    有了硝酸制造无烟火药就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