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 烈火凤凰 第一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卷 烈火凤凰 第一节 (第2/3页)

先恐后都把木筏看成自己唯一的希望你挤我推甚至拔刀相向不少的木筏也因此而翻覆。

    更让阿济格恼火的是那些明军士兵三五成群的坐在羊皮筏子上不断的靠近清军用乱枪扰乱清军的阵脚不少清军因此而丧命而当清军士兵想去追杀明军时那些明军则不慌不忙的将羊皮筏子划远或者将清军引入陷阱附近使清军又损失了一些人马。

    明军就这样与清军周旋着他们似乎并不急着想把清军消灭好象清军已被他们看成了网里的鱼已成了他们随意摆布的对象。

    阿济格数次命令清军组织敢死队乘着木筏向明军起进攻但由于他们的木筏极其笨重而且所带火器和火药已全部被水浸湿凭着仅有的一些弓箭根本不可能与明军的火器对抗况且明军的羊皮筏子轻巧灵活度很快清军无法追上反倒都成了木筏上的活靶子。

    骑兵似乎比步兵幸运一点他们可以骑在马上但很快他们胯下的马被水淹死他们也成为了步兵。

    浑浊的河水一点也不怜悯清军的处境仍在顽强的上涨着很快就涨到了阿济格的胸口了但随即也就停止了上涨因为水已漫过了南边的土坝。林清华得知南边的土坝已经漫水而此时白河缺口处水的流已经减缓于是他急令工兵团堵口。

    经过一天的苦战清军溺毙的和被明军射杀的人数已过两万人而且由于长时间泡在水里大多数人已疲惫不堪不时有人昏倒在水中若是身边无人相救那么片刻之后就会成为一具浮尸。

    阿济格召来剩下的将领在一个木筏之上商议对策但众人均是一言不脸色铁青。阿济格看到这副景象怒道:“本王平时待你们不薄你们也一个个向本王要这要那本王是有求必应哪回亏待你们了?现在本王遇到了难处你们却一个个像木头人一般本王养你们何用?”他借着火把的光亮看见吴三桂的脸上似乎有轻蔑的表情于是喝道:“吴三桂!你说现在我军应该如何突围?”

    吴三桂本来正在心中怨恨阿济格不听劝告笑他是不懂兵法的莽夫突然听到阿济格叫他他心中一凛想起自己终归是他的部将性命全捏在他的手里当即收了藐视之心说道:“以末将看来现在天已完全黑了虽然对本军突围不利但对明军的防守更不利我们不妨现在就杀出一条血路。”

    阿济格听完“呲”了一声说道:“本王看你的脸色还以为你有什么了不起的计划呢没想到也就这点办法。你能想到的本王早已想到还要你说?”

    吴三桂继续说道:“王爷别急末将还没说完呢。末将以为当前的形式全军突围已不可能只有以‘声东击西’之计方能保证王爷顺利脱险。”说完后他停下来看着阿济格的脸色。

    阿济格沉着脸道:“你继续说!”

    吴三桂抱着豁出去了的态度说道:“末将的计划是:王爷可派几员副将率领大军向南突围此时水流仍是往南流所以木筏的度必然较快等他们走出一段距离后王爷再率领数百亲兵乘数支木筏向东北而去这样一来王爷就可安然脱险。”

    阿济格道:“那本王的这数万大军就不要了?”

    吴三桂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王爷的人没事再组织起几十万大军也没问题。况且摄政王的大军中也需要王爷这样身经百战的将领。”

    阿济格道:“你说得轻巧!军中尚有近两万满洲八旗这些人中有跟随本王多年的老部下要本王丢下他们别说本王不答应就连本王身边的这些满洲将领也不答应!”说完他回头望着身边的大将们。

    这些大将们一个个低着头他们心里均想着吴三桂的话联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他们都不言语。在这些人的眼里那些满洲八旗士兵只不过是他们抢银子、抢女人的工具而已随时都可以牺牲的但既然阿济格说出了这样的话他们怎么好反对呢于是只好装聋做哑了。

    吴三桂看这些人都不说话心里焦急万分但他没想到的时其实阿济格的心里比他还急。刚才他之所以那么表态只是为了在众人面前做个样子免得以后有人说他薄情寡恩再带兵时就不好带了他看见众人都不说话不禁对自己刚才的那番做作有些后悔现在他只想有那么一两个体贴上意的将领出来为他解围。

    阿济格向将领们的脸上一个一个的望去当他望到副将巴哈那时巴哈那的嘴动了动。阿济格心中一喜想道:“快点张嘴呀!快点劝我呀!要是你劝本王离开那本王突围出去以后一定升你的官你不是想做铁帽子王吗?那本王就向摄政王说去一定让你如愿。”阿济格眼巴巴的望着巴哈那只希望自己刚才的那番言不由衷的表态别吓住了他。

    巴哈那终于开口了他犹豫的说道:“末将……末将以为吴将军所言甚是若是王爷成功突围那么还可以领兵回来报仇。王爷就请您下决心吧!相信那些八旗子弟知道了您的苦衷他们也一定会希望您突围的!”

    阿济格心里松了口气他说道:“这个吗……既然你也这么说那么就容本王考虑考虑你们没有别的意见了吧?”他望着众人。

    众人此时已明王爷心意于是纷纷说道:“末将等无异议还望王爷早做打算!”

    阿济格见戏已演够于是便传令下去吩咐三名八旗副将和六名汉军副将率军向南突围他自己则领着八百余亲兵分乘十个木筏留在原地清军剩下的五十余匹战马则乘在另外的十个木筏之上。

    林清华得知清军突围立即命镇虏军中途邀击。林清华对于清军的夜间突围早有准备数千个羊皮筏子分散在各处每个筏子上均有一名鼓手现清军踪迹后鼓手立即以急促的鼓点声敲鼓并由一人将手中火把高高举起在空中画着圈附近其他的鼓手见状也立即开始敲鼓于是明军就纷纷向此处集结阻拦逃跑的清军。同时明军还在水上浮起几十个大木筏木筏上铺上薄铁皮铁皮上堆上巨大的草堆听到报警的鼓声后就将草堆点燃在数十个巨大的“火把”面前清军无所遁形全部暴露在明军的火力下。

    虽然林清华在各处都安排了士兵警戒但终究不可能围得密不透风阿济格的数十个木筏终于顺利的从明军的一个空挡中穿了过去。阿济格登上岸在众人的簇拥下上了马他只回头望了一眼南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