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血色朝阳 第十八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章 血色朝阳 第十八节 (第3/3页)

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吧?”

    那人道:“知道。现在世道不太平做买卖的东奔西跑难免不会遇上坏人这刀客就是我们商人雇佣的保镖跟镖局不同的是他们往往跟主人家签的有契约若是在契约期满后主人家还活着那么就可以按契约领钱期限不到不能领钱主人家若被人杀死也不能领钱当然若是主人家是病死的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林清华道:“对呀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就好比那刀客不过是天下最大的刀客在座诸位就好比那主人家诸位跟我签下契约出钱雇我给诸位当保镖只不过我保的不是个别人的死活而是全寨子的安危。这么说大家明白了吗?”

    听了这一形象的对比众人一下子都明白了他们中很多人都直接跟刀客打过交道知道刀客与主人家的关系即使没打过交道的也听说过刀客因而很快就领悟了林清华的意思。

    林清华就是想通过这样的办法来逐渐培养人们的契约意识从而逐渐把中国建成为一个契约社会并将这种契约精神带入到整个的社会生活中。

    经过整整一天的会议被后世称之为“河洛联寨”的政治军事联合体就正式成立了史载“其寨连绵千里人口百万同气连枝互为声援”是明朝在北方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明军北伐的最重要的前进基地和后勤基地。

    “河洛联寨”的主要行政和管理机构是“联席会”所有加入“河洛联寨”的寨子都可以各派三名代表常驻“联席会”因为“河洛联寨”是一个半开放性的组织即想加入的寨子就可以申请加入但一旦加入就不能退出否则即为通敌其寨主将受到审判。作为“河洛联寨”的起人林清华当仁不让的成为了“联席会”的主席另外还由所有代表推选出了一名副主席他主要是在林清华不在时负责联席会的日常工作。

    林清华还改组了原来西平寨的两百人寨民大会将其缩减到一百人由“联席会”用红绿票的方法选举产生并改名为“大陪审团”用来处理重大案件而且规定“大陪审团”的成员不能是“联席会”的成员也不能是各寨的寨主而且必须识字候选人均由林清华提名由于现在识字的人并不多因此选出来的成员大多是读书人和落第的秀才、举人。为了凑齐一百人的名额林清华几乎把各寨的读书人全都“请”到汝宁城里但大多数人对这种选举方法都不理解最后林清华好说歹说威逼利诱加上欺骗才勉强凑够了一百人原来想好的差额选举变成了等额选举投票只不过是走了个过场而已。

    对于一些小的案件的处理林清华专门设立了法庭要求各寨必须将抓住的犯罪嫌疑人送到法庭由法庭审判不得私设公堂以此收回审判权维护司法的统一。法庭由二十名法官组成法官必须识字由林清华亲自任命除非渎职任期终身法官的月俸为每月五十两银子二十名法官分成两班每月轮流上法庭主持审判一班审单日一班审双日且两班法官各自审理的案子不能互相交换谁审的谁就要审到底除非该班的法官全死了否则不能换人。只有十名法官取得一致意见才能根据《西平寨寨规》对被告量刑由于林清华对《西平寨寨规》进行了补充加入了一些民法和商法条例因而法庭对刑事、民事案件均有裁判权。判决下达后若是原、被告不服则可向大陪审团上诉由大陪审团成立一个三十人的临时陪审团对一审判决进行表决若是有二十五票同意则将案件回重审否则维持原判且为终审判决原、被告不能再上诉。除此之外林清华还在法庭中设立了十名公诉人由他们对被告进行公诉考虑到公平原则林清华虽然没有设立辩护律师但允许被告的亲人或朋友为被告辩护。凡是遇到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法庭不受理而是直接转交大陪审团审理由法庭的公诉人进行公诉所有的死刑判决都必须经林清华的同意后方可执行。

    忙完了这些事情林清华已感到体力不支多日的用脑过度使他的头脑昏昏沉沉的但他却不能休息也不敢休息而是连夜带着精锐部队赶回到西平寨因为他刚刚接到消息――李自成败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