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血色朝阳 第十节 (第2/3页)
高人一等以后大家见了我就不要再下跪了人生天地间最可贵的是尊严!古代的圣人说过‘上天不仁以万物为驺狗;国君不仁以百姓为驺狗’人本来就应该是平等的有些坏人却故意定下一些破规矩要百姓见了官就跪这个规矩不好从今天开始这个规矩就得改了以后在西平寨不管是谁见到这里的官时都不必下跪!谁要是敢强迫你们下跪你们就来告诉我由我来教训他!”
看到底下众人那迷茫甚至有些恐惧的眼神林清华在心里叹了口气“看来只能以后慢慢的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了。”林清华心中想着。
看到底下的人有些心不在焉林清华言归正传说道:“大家来这里就是因为我向大家保证每个月给大家五两银子的工钱大家放心我绝不会失言而且如果有人干的好的话我还会重重的奖赏他!我还可以向大家保证如果你们在此地干满了一年我就解除你们的匠户身份那时你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我绝不阻拦!”
林清华此话一落立刻在人群中引起一阵骚动站在前面的人议论纷纷而后面站的远听得不十分清楚的人则向前面的人打听着一时之间喧哗声响彻整个营地。明朝匠户的身份是终身的而且世袭不得私自改业违者将受严惩。而林清华的这番话就像是在众人的耳边撞钟一样震得众人耳朵“嗡嗡”直响均以难以置信的眼光望着林清华。
一位六十多岁的工匠站在林清华身前不远处他在身边几个匠户的怂恿下用颤巍巍的声音问林清华:“敢问大人你刚才说的是真的吗?老朽耳背大人能再说一遍吗?”
林清华笑了笑大声说道:“好!我就再说一遍!刚才我说‘如果你们在此地干满了一年我就解除你们的匠户身份那时你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我绝不阻拦’!这绝不是骗你们我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听到林清华的话众人先是沉默了片刻接着便出欢呼声不知是谁带了个头跪下于是众人又齐唰唰跪下口中高呼:“青天大老爷!大恩人!”
林清华急忙让众人起身接着说道:“大家不必如此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好了现在大家就收拾一下随身的物品跟我进寨我给大家准备些房子大家就住在寨子里吧。”
由于一下又涌进寨子一千多人寨子中的房屋顿见紧张好在匠户中不乏泥瓦匠和木匠寨中众人齐心协力十几天之后数十栋住宅楼就拔地而起。这些楼都是按林清华的图纸建造的每栋楼都是三层为土木结构完全仿照中国南部客家人的“土楼”而建坚固耐用节省土地。看到这些楼建成之后比较坚固林清华立即命工匠为驻扎寨外的镇虏军建造此楼为了增强防御力这些“军楼”的外墙均加厚了一倍有余足以抵挡小型火炮的轰击。
为了完成这些“军楼”的建设林清华几乎砍光了这一带所有的大树望着那些光秃秃的树桩林清华感到不安他一边命人到处植树种草一边向所有的寨民宣讲水土保持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编成了书广为放同时让寨内义学中的学童熟记。这义学是林清华几天前刚办的寨子中原是有几个教书先生的但由于战乱教书先生举家迁往别处为了寻找教书先生林清华派人特地到南边重金礼聘但人家一听说是在豫南就都不肯来后来还是刘赫带人将几个落第秀才与他们的家人一起抓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了安抚这几个秀才林清华又是赔礼又是道歉只差下跪了为了表示诚意林清华还将秀才们的家宅作价买下并为他们在寨中单独起了几个宅院。这几个秀才看到林清华这么客气甚至已有些低三下四他们才勉强答应留下当他们现此处碉堡林立、雄兵数万之后觉得此处甚是安全甚至比原来的家中更安全这才安下心来老老实实的在寨子中当起教书先生来。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听到义学中那稚嫩的读书声站在义学旁边的林清华心中感慨万千他已在心中暗暗下定了决心今后一定要让这不收钱的义学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决不搞什么“产业化”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读书的权利和机会因为林清华知道古今中外的历史都摆脱不了这样一个事实凡是能够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国家其国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方法就是普遍的义务教育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实现本民族的腾飞才能将本民族的文化变为强势文化只有强势文化才能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保持自己的特色而民族的强势文化不灭则民族才能保持兴盛。
洪熙官打断了林清华的思绪说道:“侯爷在这战乱之地仍不忘兴办义学真是让人佩服。”
林清华说道:“我堂堂中华泱泱数千年的历史为何扬眉吐气的时候少窝囊受气的时候多?汉唐两朝虽曾辉煌一时八方来朝但也就持续了短短的数十年然后迅衰落再也不复当年之盛这是为何?‘五胡乱华’‘靖康之耻’‘土木之变’还有那宦官乱政外戚跋扈等等等等这样的事层出不穷这又是为何?”
洪熙官闻言低头沉思方世玉却说道:“难道是因为没有兴办义学的缘故?”
林清华笑了笑说道:“没这么简单。想想那些曾经辉煌的朝代哪一个能摆脱灭亡的命运?汉武大帝武功赫赫但到了灵帝、献帝时汉朝天子就像是玩偶一般被几个权臣玩弄于股掌之间;唐太宗何其厉害扫平群雄西征突厥被尊为‘天可汗’但其后代何其窝囊昭宗被宦官像狗一样关起来顺宗、宪宗、敬宗文宗均为宦官所杀到了最后延续了数百年的江山竟被一个青皮出身的朱温夺去真是可叹可悲可怜又可笑。其实这些朝代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兴盛全是靠几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而好皇帝一死就立刻衰落苟延残喘直到一个所谓的新的真命天子的出现历史就在这样一个怪圈中循环往复。在个圈中百姓唯一能做的就是祈求上天让自己能生活在盛世‘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这是千千万万生活在乱世中的百姓用血泪写下的警言他们无不希望出现很多的清官、好官让他们能摆脱痛苦。百姓的要求是很低的只要能有口饭吃有几件暖和的衣服穿他们就很满足了不会去挺而走险会规规矩矩的做一个顺民。百姓希望能多些青天大老爷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一个包青天就让百姓感动了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