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十九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十九节 (第3/3页)



    来的复社众人中有不少林清华的旧相识方以智、冒襄、陈贞慧、陈子龙、黄淳耀、吴伟业都曾与林清华一起喝过酒不等他打招呼众人就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赞他仗义疏财成全了一对佳偶。林清华连连谦让只说:“应该的应该的。”吴伟业道:“侯爷不必谦让像侯爷这样仗义疏财的豪杰之士我等只在书上见过一次就拿出了六万两银子资助朝宗更为难得的是没有任何条件侯爷真是让我等开了眼界我等今日方知世上真有豪杰之士。想当初那奸贼马世英也曾想拉拢朝宗也欲资助朝宗但朝宗鄙视其人并不领情那马贼一怒之下想出一条毒计欲将香君小姐送入宫中活活拆散这对璧人若非侯爷出手拿下那昏君伪福王只怕马贼毒计已然得逞。”说完无限感慨的摇了摇头。

    这时冒襄插嘴道:“也幸亏侯爷出手不然大明江山危矣。那伪福王被马贼扶植登基后不理政事一心沉迷于女色之中为了更好的御女他还派人四处为他捕捉蟾蜍以便制作**那些太监打着为天子捉蟾蜍的幌子四处敲诈勒索搞得民怨沸腾东土嚣然民间更因此而戏称伪福王是‘虾蟆天子’。”

    众人听后哈哈大笑冒襄接着道:“反观当今天子真正是励精图治登基伊始就宣布停查‘顺案’平反冤狱使得天下归心前日又下诏停征‘三饷’之中用于剿贼的‘剿饷’更是顺应民心之举如此假以时日的话大明中兴指日可待。”

    众人纷纷附和都说当今天子英明。林清华却摇了摇头道:“任何事物有盛必有衰王朝也是一样想那汉朝虽有过光武中兴但一百多年后就又陷入黄巾之乱接着便是三国后来又是‘五胡乱华’这一乱就乱了差不多四百年这些年里炎黄子孙颠沛流离、惨遭杀戮胡儿胡马却纵横中原畜牧业险些取代农业突厥语险些取代汉语当真危险之极若非后来又有了隋朝统一和盛唐的辉煌壮丽我华夏文明恐怕就完了。”

    林清华故意停了停见众人皆是显出洗耳恭听的神色便接着道:“如今我大明所面临的形势之糟糕比之汉末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说完又停了下来。

    冒襄露出不信的神色问道:“侯爷此话恐怕有点危言耸听吧。据我所知那李自成已经投降张献忠只怕也挺不了多久内患去除之后便只剩下了一个满清那满清全族不过一百多万咱们十个打他一个还打不赢吗?”

    林清华道:“我打个比方吧这满清好比是一头饿狼咱们大明就好比是一个羊圈皇帝好比是个牧羊人。如今这羊圈破了几个大洞于是那头饿狼就钻了进来要吃羊以前的牧羊人懒惰不堪不愿意修理羊圈现在换了一个牧羊人很勤快不仅挥舞鞭子将那饿狼赶了出去而且将那羊圈重新修葺一新使狼无机可乘于是羊圈安全了。但不知诸位想过没有那位牧羊人终归是要衰老死亡的终归是要将手中的鞭子传给自己的儿子的而民间有句谚语叫做‘富不过三代’也就是说败家子太多。本朝太祖说过开国君主知道江山得来不易能够励精图治不敢过分压榨百姓而守成君王却不知这些若非平日学习练达肯定会出毛病。所幸当今天子圣明选贤任能中兴有望但百年之后呢?要知道饿狼并非只有一只赶跑了一只还会来一只甚至更多以前饿狼只从北方草原来咱们只需防着北方就行了但以后饿狼不仅会从北方草原来还会从东南方的大海上来它们将更凶狠也更奸诈。”

    冒襄插嘴道:“大海上来?侯爷是说那些红毛夷人吗?我看他们除了船比咱们的快一点之外也没什么呀而且他们也不洗澡身上臭哄哄的吃饭也不用筷子而是用一种铁叉子要么就用小刀或者干脆用手抓一点也不知礼貌为何物实在是无知蛮夷不值一提。”

    林清华道:“冒兄见过红毛夷人?”

    冒襄道:“前几年我曾随叔父去过一次澳门在那里见过不过他们的火器确实犀利比我大明要好一点。”

    林清华道:“正是。冒兄请想一想一个连吃饭都用铁器的民族是好相与的吗?他们在各处大海上航行已有一百多年了这一百多年中他们的航海知识、地理知识突飞猛进如今在他们国家里最受尊敬的不是读书人而是航海家、商人和本国的海盗。”

    “海盗受尊敬?”陈子龙有些不敢相信说道:“这些蛮夷当真凶险倒有些像当年的匈奴匈奴也是持强凌弱鄙视弱者尊敬强者。”

    林清华道:“这是事实!那些国家的海盗只要向国王买一张《私掠许可证》便可以纵横四海肆无忌惮的抢劫他国商船只要不抢本国船只便不用担心被本国官兵追捕遇到他国海军围剿时还可以躲进本国的海军港口由本国海军保护。当然这也并不是没有代价的海盗要将自己的战利品分一半给本国国王而为了壮大本国实力同时削弱他国实力每个国家的国王都拼命扶植本国海盗。陈兄是熟读兵书的自然知道这‘上下同欲者胜’的道理这样的国家难道还不可怕吗?难道就不是饿狼吗?”

    众人听完林清华的介绍有的摇头不信而更多的则低头沉思。冒襄想了想又说道:“既然如此那么等平了北虏之后侯爷便向皇上进言咱们也大建海军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过这《私掠许可证》还是免了吧咱们毕竟是礼仪之邦不能搞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林清华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冒兄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说等我们这些人入土为安之后谁能保证我们的后人也能像我们一样考虑这么多而不是只知享乐最终又导致像现在一样的坏局。”

    冒襄问道:“那依侯爷之见该如何是好呢?”

    林清华压低声音说道:“依我之见这保持一个国家、一个王朝永不衰落的最好办法是复古。”

    “复古?!”众人齐声问道。

    林清华道:“对!复古!这复古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化上的复古一方面是制度上的复古。文化上的复古是指改变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使春秋时百家争鸣的风气重回神州并逐渐废除八股取士要让所有的人才都能为国效劳:制度上的复古是指向古之圣君尧舜学习对皇位的传承实行禅让制以杜绝昏君当政之可能。”

    林清华的这番话就像是丢了颗重磅炸弹直惊得众人目瞪口呆半天回不过神来。正在众人楞时一个声音从身后传了过来:“好!好!好!这可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威毅侯真不愧是天下奇才!”林清华回头望去只见身后不知何时站了三个白衣文士均三十岁左右正满脸微笑的看着自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