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十五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十五节 (第2/3页)

然改口问道:“这次我奉旨招安李自成本打算走水路没曾想却遇上了水寇真是凶险之极诸位大人长驻湖广不知从哪里走安全些?”

    左良玉答道:“老夫虽拥兵十余万但那李闯军也十分强捍如今官军所能控制的不过是武昌附近的几个州县而已从这里出向汉水上游走不出三天就会进入李闯的地盘。虽然水上有水寇但比起地上多如牛毛的土匪来还是水路安全些威毅侯不如继续走水路吧老夫为你准备船这几天你就四处散散心待上路时老夫定会派水军护送侯爷一段。”

    林清华说道:“那就多谢宁南侯美意他日功成之日定少不了宁南侯的功劳。”

    说完这些之后众人便再无话说叫来两个歌妓唱了几个小曲儿后便散席了。

    林清华回到客栈现部下都不在向酒保打听才知道原来众人吃完饭后都去城里最大的茶馆――四方茶馆听说书去了。

    林清华今天喝的酒并不多但他还是有些晕晕的想着自己左右无事不如也去听听说书来到这个时代后什么娱乐也没有都快闷出鸟来了。于是他换了便装向酒保问明了路一个人溜溜哒哒的来到四方茶馆。

    这四方茶馆果然像它的名字一样四四方方而且格外的高大比周围的民居高出一截。林清华付了两文“进门儿钱”走进去一看原来有两层底下一层的听众均是短衣打扮皮肤黝黑一看便知是卖力气吃饭的;上面一层的听众锦衣罗衫肉白皮嫩有的还带着妻妾应该就是豪华包厢了。

    看见自己的部下全挤在底下那一层林清华便也挤了过去由于他穿着长衫一路上众人均对他投来好奇的目光。

    满头大汗的林清华好不容易挤到洪熙官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听啥呢?听得这么认真?”

    洪熙官回头见是林清华告了个罪后说道:“讲得是一个姑娘和一个公子在梦中相会后来姑娘思念公子过度而死再后来公子挖开坟头救活了姑娘再后来他们私定终身再后来他们的家长反对再后来”

    “好了好了好了别‘再后来’了”林清华听不下去了打断了他的话“我已经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了他说的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又叫《还魂记》将的是俗套的不能再俗套的爱情故事无聊的很。”

    “是啊是啊确实很无聊。”洪熙官很高兴林清华与他想得一样“若不是担心世玉惹事我恐怕早就回去了。对了今天的酒喝的还可以吗?”

    林清华答道:“无聊比听说书还无聊一个个虚情假意的哪有和弟兄们一起喝酒痛快?哎世玉呢?怎么不见他的人?”

    洪熙官向前面一指说道:“那不在那儿坐着呢听得津津有味。”

    林清华顺着手指望去只见第一排居中的一条长凳上坐着五个人最边上的一个瘦高个不是方世玉是谁?此时他的头正随着说书先生那抑扬顿挫的声音晃来晃去显然已沉迷其中。

    洪熙官见状便挤过去把方世玉一把抓住横拖倒拽的带到林清华身边。待他站定后对着他数落道:“男儿大丈夫当持三尺剑行走江湖立一番不世之功怎可天天将那儿女情长放在心上?”

    方世玉挠了挠头说道:“洪哥我这不是闲得着急吗若是有事做我怎会坐这儿听说书?不过话又说回来这说书先生说得还真不错比我家乡的好听多了家乡那位就只会说《水浒》。”

    众人说得兴起一时忘了场合声音不免有些大惹得其他听众纷纷投来不满的目光而那说书先生似乎也注意到了这帮人于是停止了说书将右手拿着的折扇递到左手然后右手拿起桌上的惊堂木“啪”的猛拍一下。

    这一拍不打紧不仅林清华他们停止了说话而且将楼上几个正在打盹儿的公子哥从梦中惊醒。那说书先生不紧不慢的说道:“几位大侠若想闯荡江湖不如现在就到外面闯去这里是听说书的地方莫要打搅了大家的雅兴。”底下听众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几个脾气不好的也开口骂了起来楼上的公子哥更是抓起桌上的水果仍了下来。

    眼见几个橘子向着林清华飞来洪熙官和方世玉双双抢出伸出双手在空中挥舞了几下几个橘子便被两人攥在手中。见到两人露了这么一手楼下的听众中倒有不少人喝起彩来。

    方世玉得意的剥开橘子递给林清华见林清华不要便自顾自的大嚼起来。林清华趁着酒劲指着楼上的人便骂了起来:“你们这群吃人饭不干人事儿的王八蛋!值此国难当头之际尔等还是醉生梦死丝毫不知大祸已临头了。”说完便挤到说书先生的身边夺过惊堂木“啪啪啪”连拍三声然后朗生说道:“如今大明内忧外患内有流寇作乱外有鞑子侵扰尔等不思进取只顾享乐跟猪有啥区别?别看你们今天锦衣玉食等到鞑子南下之时便是尔等国破家亡之日!到那时只怕尔等便要当牛做马、剃头结辫了。”

    林清华说完便用眼扫了一眼众人除了自己的部下叫好之外满场的听众之中只有几个满脸横肉、一看便是屠夫之类的人跟着起哄其他的人无不目瞪口呆的望着自己就像是看见了一个怪物一般气氛远不如自己想象中的热烈。

    林清华叹了口气寻思道;看来这个时代的人还远未形成“国家”的概念心中只有皇帝而无国家、民族只要能吃饱、穿暖无论谁当皇帝都一样所谓“三四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便是这种心态最好的注脚了。

    正想着一个破锣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哪儿来的野小子?敢在爷爷的地方闹事!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弟兄们给我把他赶将出去!”林清华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矮胖的男人站在身后穿着件无袖短褂敞着怀左手端着个紫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