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九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 第九节 (第2/3页)

过这些臣子在先皇龙御宾天后并未从死未尽臣道因此也不宜就此饶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谕令吏部将这些人革去官职永不叙用以为天下臣子戒。”

    皇帝听后击掌说道:“好!爱卿考虑周全就按爱卿说的办。高起潜你立刻拟旨然后交由吏部出晓谕天下让天下人知道朕不是小肚鸡肠的皇帝。”

    高起潜领旨后便拿出笔墨纸砚在殿侧的小桌上写起圣旨来。群臣则全跪下来山呼“万岁”并不断的称颂皇上英明。

    待群臣站起归位后皇帝又向史可法说道:“史爱卿回来得正好昨日群臣议事在是先剿贼还是先抗清上纠缠不清你在淮扬督师对军事熟稔你说说看。”

    史可法回禀道:“那闯贼虽在北方遭到惨败然势力依然很强所谓‘百足之虫僵而不死’若想平定尚需时日;臣真正忧虑的是那满清那满清全族虽不过百万然久经战阵与我朝多次交战胜多败少此次入关以来到处招降叛逆似有入主中原之心实乃我朝心腹大患。而反观我朝国困兵疲剿贼尚嫌不足况论与满清八旗交战了若满清趁我剿贼时趁虚而入则我大明社稷危矣臣愚钝左思右想都未想出两全齐美的法子有负圣恩臣罪该万死。”说完便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皇帝见状说道:“爱卿不必自责我大明积弱已久岂是你之罪?快快平身。”又向群臣问道:“诸位爱卿有何好办法快快讲来与朕分忧。”

    林清华见时机成熟抢上一步说道:“臣有一计既可平贼患又可抗清兵。”

    皇帝喜道:“爱卿快快讲来。”

    林清华不紧不慢的说道:“臣以为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合李自成、张献忠等共抗清兵。”

    此言一出便如晴空中突然响了一个炸雷朝堂上立刻乱成一片众大臣反对之声不绝于耳有向皇帝进言不可采纳此计的有扯住林清华袖子要与他理论的更有两个老大臣因激动过度晕了过去一时之间斥责声、哭泣声、劝导声、呼救声交织在一起庄严肃穆的武英殿竟象菜市场一般热闹。

    小皇帝从未经历过如此场面手足无措求助的眼光望向史可法。

    史可法转过身子双手一挥向着众人喝道:“尔等皆为朝廷重臣怎可如泼妇骂街般互相攻谒?这是朝廷议事重地不是酒馆瓦肆尔等如此不分尊卑、大声喧哗若是惊了圣驾哪个吃罪得起?还不快快归位站好!”说完又向门口站着的几个太监吩咐道:“你们楞着干什么?还不快将罗大人和金大人抬下去救治?”

    待众人重新站好两位晕倒的大臣也被抬下去后史可法才向皇帝躬身说道:“臣以为威毅侯这样说必有他的道理皇上和诸位大人不必着急不如等威毅侯说完后大家再作分辩不迟。”

    皇帝说道:“那好就让威毅侯把话说完。”

    林清华领旨谢恩后接着说道:“不知诸位大人想过没有那李闯为何能打进京城?其所凭借的不过十万精兵而已那为何十余万官军打不过这些闯军?那是因为官军的战斗力不如闯军那为何官军的战斗力竟不如由农民组成的闯军呢?那是因为官军赏罚不公该得军功的得不到战死沙场的妻儿老小无人照顾所以他们在战场上畏敌如虎在百姓面前却如虎似狼军纪败坏以搜刮、掠夺百姓为能事民间谚语称‘贼来如梳兵来如洗’讲得就是这种情形。而反观满清八旗其兵精饷足士气高涨上下同欲兵书云‘上下同欲者胜’所以其入关以后只用几仗便把曾打败官军的闯军打得落花流水这才是真正的虎狼之师。”

    林清华舔了舔干的嘴唇继续说道:“我大明也不是没有精锐之师能打仗的有那么几万人比如吴三桂统领的关宁铁骑但这些部队要么已投降了满清做了汉奸要么就是掌握在私心极重的军将手中成为要挟朝廷的工具真正能听朝廷号令的少之又少。朝廷若想平贼抗清非得练一支忠心耿耿的精兵不可而这需要时间不是一两个月就能练好的。”

    众大臣听着林清华的慷慨激昂的演说眉头越皱越紧听到后来张慎言再也忍不住了跳出来打断林清华的话说道:“照威毅侯这么说我大明军队是不堪一击了?但若真是不堪一击那又为何取得宁远大捷?”

    林清华气他打断自己的话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猜到你要这么说宁远大捷是特例那是一次守城战不是野战靠得是西洋大炮的威力大炮轰伤了努尔哈赤加之久攻不克使得清军士气低落而退兵。在野战中明军不是清军对手几乎没有取得过什么大捷若是有你倒是举个例子让我开开眼界。”

    张慎言是个文官哪里懂得军事?于是只好装糊涂但又不甘心接着说道:“既然你说可在守城战中击败清军那么我们就守城并多方购置西洋大炮架在城头清军不来最好若是来了来一百轰一百来一万轰一万轰它个片甲不留轰它个有来无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