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50章 拍卖行的猫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50章 拍卖行的猫腻 (第2/3页)

问题问的好。现在鉴定古玩已经不单是拍卖行一家遇到的问题,许多专家给物件意见的分歧其实是学术问题,包括我们国家故宫博物院的东西也有分歧。

    比如王羲之的书法,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件东西,学术界公认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书画方面特别明显,象前阵子喊出天价的有一副黄庭坚的作品,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定它是真的,但学术分歧不能抹煞它的价值,它近六七百年传承的收藏历史是很清楚的,有分歧也是公开的,这还要靠买家自己去选择了1?a?§?f?r?.26dd.cn?拍卖公司的标准在这上面就更要理性一些,譬如收到一张画,首先看客观的,纸、墨、印泥是不是老的,再看风格手法是不是符合画家的风格,如果这些都符合,那我们就判断它是真的。当然有些细节可能存疑,但大方向很明白。我甚至可以这么说:99%的东西,只要不是有另外的居心或特殊的目的,大家的眼光都是一样的,基本上都是能够认同的”。

    颇能举一反三的叶欢在季定邦面前,感觉自己就象那十万个为什么似得,他紧接着又提出现在的一个现象,拍卖行请专家给拍品鉴定,自然是要给专家们的酬劳,那有没有可能拍卖行和所谓的专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季定邦笑着道:“理论上来说嗯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但实际操作中会有拍卖行的规范约束。据我所知,在国内外主流拍卖行中这种现象不能说没有,但少之又少,毕竟这是砸自己招牌的事。

    正规拍卖行只有佣金收入,内地的行情是12%,打造品牌是必须的。拍卖行就算给那些专家们的酬劳,也是象征性的。而且国际惯例是拍卖行卖出的拍品有五年的调整期,拿到东西五年之内如果确认是假,可以退货”。

    叶欢就暗自摇头,拍卖行并不能保证所有拍品都是真的,因为拍品没有国家指标,也没有质量标准,只能凭经验鉴定。退货是可以退货,但很多买到赝品的根本就不知道是假货,那还怎么退货?

    而那些古玩瓷器等物件又不会说话,只能凭拍卖行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约束来保证。但事实是,市场比法律,所谓的技术标准,甚至是政府的管制更有效,一家不能对拍品质量负责的拍卖行势必不能长期生存。

    他当时还是思量的时候,季定邦却又说道:“不过现在的收藏市场确实如此,95%都是赝品,但在相对专业的市场和领域中,这个比例基本上可以颠倒,95%的人在玩95%的真品。这么说吧,造假没有到耸人听闻的程度,但到了一个比较可怕的程度。

    但小欢你记着,绝对没有任何一件赝品是绝对看不出来的,鉴定不出多是在手边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必须调动经验和记忆,高仿品确实会对记忆造成很大的干扰,但只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宽度,找到可靠的资料来源之后再仔细对比,理论上是不存在绝对看不出来的假物件的”。

    说是这样说,但拍卖公司也有对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