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回:及时雨千里袭零桂,混江龙一举震东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四回:及时雨千里袭零桂,混江龙一举震东吴 (第3/3页)

带千余人往庐陵接应宋江、吴用之外集合军马便在太湖举事。李俊自号“东海将军”众头领皆为校尉。四方云集相从拢合了军士二三万战马千余匹战船数百只。先一拥而上去攻打吴郡。吴郡太守却是张温。其时东吴军马尽数调往西线城中守卒不过数百。李俊先劝张温降张温大骂斩其使者召集军民坚守。不料李俊早在城中安排内应当夜便开了城门放入大军张温在太守衙门战死官民尽降。李俊攻克吴郡便分兵二路一路令美髯公朱仝、摩云金翅欧鹏、出洞蛟童猛引军马八千从南取余杭、富春、钱塘等地攻会稽;一路自领由北而西直取南徐、建业。

    此时东吴国内无兵守备空虚兼有内应被东海军一路所向皆克。不到一月已沦陷城池数十座。各地文武要员战死及降的甚多。若有死守城池的李俊便教放弃不攻只是留军监视。因此一路并无阻拦。八月中兵到南徐。南徐守将吾桀、6瑁手下兵亦不足千人。李俊遣人招降二人大怒道:“我等是大吴守官焉能降草寇?”扯书斥使引军坚守城池。李俊大怒驱兵四面围攻激战三日打破南徐城吾桀、6瑁引军巷战各自战死。南徐城中居民波及甚多。更有李俊军中山越人乘势烧杀掳掠。李俊急令童威引三百军四处弹压斩扰民乱兵数十人尽皆悬四门于是骚乱渐平。

    李俊打下南徐遂召集众头领商议道:“这南徐好大城池须得着人把守。此去百里便是吴都建业。我在此起事当攻占之。诸位兄弟有何良策?”邓飞道:“哥哥所言是也。如今我义军一起江东郡县望风而降。只要攻取建业则东吴可算平定了。”笑面虎朱富道:“哥哥不可轻敌。这建业是孙权老巢非比其他。定有精兵良将守把。我等一路疾进到此孩儿们都有些疲乏依小弟看来当稍稍整顿休息然后再作打算。”话未说完杨雄站起道:“朱富兄弟此话大错了。兵法云一鼓作气我等连克东吴数十个城池正当乘势杀入建业。吴军主力尽皆在西面与刘备交锋此地焉有什么兵马?我请引二千精兵杀进建业夺了城池来献给哥哥!”两个相争。李俊正在犹豫忽然白日鼠白胜探听消息回来进来禀报道:“建业城中虽有各司衙门实无良将只有一班儿文官张昭为的。城中军马约有数千。”李俊大喜道:“既然如此可火急进兵依照吴加亮妙计先取了建业。”杨雄站出道:“俺愿作先锋。”李俊与之三千军马前出二十里自与众头领提大军6续后至。

    再说建业城中原是张昭、诸葛瑾、顾雍等人守把。忽然闻得太湖烽烟骤起都不由大惊。随即羽檄交驰旬月之间警报频传。建业城中皆不由人心惶惶。欲待出兵平息又恐城中兵马不多出击反受其害。直到八月各地士卒将吏络绎不绝逃奔回来都说太湖寇“东海军”甚是厉害所到望风披靡。张昭愁谓众官道:“大王尚在鄱阳此地无兵无将如何是好?”都是束手哀叹而已。又未及数日传言南徐沦陷吾桀、6瑁战死寇军杀奔而来离城百数十里。张昭急招众官商议道:“如今是战是走须得拿一策划也。”程秉道:“东海寇军势头甚强我这里又无兵将可当。以下官看来莫若让城而走先去投奔大王之处再调兵回来弹压。”顾雍道:“非也。山寇骤因而州郡崩坏。若是因而让城别走则江东士民皆无战意必尽数附贼也。今建业乃大吴京都城墙坚固粮草充沛。以某看来当调集军马共激士气全力一战。若是战胜则城池可保贼势可挫全吴军民可有望王师也。若是战败再走不迟。”诸葛瑾道:“元叹所言甚是。只是大王在鄱阳湖不可无人辅佐。设或万一有难恐肱股尽折。因此我这里众官不妨分一半先到鄱阳留一半于此待敌。”虞翻道:“甚好。便请张子布、诸葛子瑜、顾元叹等引一半百官往鄱阳湖某与其余诸官留此。”张昭道:“仲翔戏言了某乃辅政大臣岂有弃城而走者?当留于此也。”诸葛瑾道:“张子布乃辅政大臣故吴王可以无我等不可无子布。合当先走。”众官相互推让半晌6绩拍案道:“敌军近在咫尺诸君犹自逞强推让真真不为大吴作想耶?留着走者皆是为国何推之有!”众人凛然道:“公纪所言甚是我等自胡涂也。”于是公众合议以张昭、顾雍、程秉、严畯等护送众官宗族西奔鄱阳而留诸葛瑾主守。计议既定张昭等临行官吏与留守者一一惜别。张昭临出之时谓诸葛瑾道:“子瑜在此守城若能守则守不能守则走保全百姓为要。”诸葛瑾道:“某知道了。”于是张昭引众官护送吴王眷属从西门出奔鄱阳而去。

    诸葛瑾待张昭等走后召集余下官员道:“敌军将近惜城中有兵无将如何是好?”虞翻站出道:“某保举一人为将可破寇军。”诸葛瑾喜道:“不知仲翔保举何人?”虞翻不慌不忙说出这个人来。有分教:绝境时重逢生路久旱地再降甘霖!不知虞翻保举何人请看下回。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