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5章 逍遥游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335章 逍遥游玩 (第1/3页)

    (上章字数标这里接上章未完处)要是给我弄一个藐视朝廷这一条大罪我就郁闷了要是大皇兄再火上浇油一下我的麻烦就不止是配到南国那么简单了而且这两个舅舅应该都在大皇兄手下办事我可要小心为上实在不行我就先理后兵了。

    第二天我早上起来看过了外祖向几个长辈说了一声随便吃了点东西带上妖皇就出门去了外祖父还不是病入膏肓让我轻松了不少所以还有心情出去逛街虽然没见过面不过他的样子和感觉挺像我前世的外公的所以我心中对他有些温恃在。

    这回我可以好好逛一逛苏州了玄妙观就离家不远走了几步就看到了观前大大的正山门穿过去后便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古树、亭台、池塘错落有致大殿前的香炉清烟袅袅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还是清早来上香的人就已经挤满了大殿门前看来这里供奉的三清颇为灵数引来这么多的善男信女好像还看见有人在那里提笔写字大概是卖字画的吧。

    我远观大殿上挂着一块大大的牌匾上书“玄统妙”第三个字却是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些金漆留在上面心里有些奇怪想打听打听这是什么典故走到近处却现墙上贴了一张布告上面大概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大殿牌匾上第三个金宇“一”渐渐剥落现在已经看不清了想请苏州的文人才子前来补上这一个字乃是功德无量的大事。

    原来这么多人都是来看题字的我来的正巧可以看看苏州文人的墨宝了其实不光是我我可以感觉到身边的妖皇也是一脸的兴奋因为他也是第一次到这里来嘛。

    因为人多我和妖皇挤了半天才挤进了人堆地上已经堆了很多写过的宣纸不过看旁边的老道士的脸色好像没有看到中意的他望着现在正挥笔的年青人笔下苍劲有力的“一”字还是在暗暗摇头。

    我只听旁边有两个老头在议论:“格两日整个苏州有点名气的全部来试过哉道长是一个也看不中讲帮(与)原来格字一点也配勿起来。”

    “嗯格位张相公宇写得好的不得了今朝看上去也勿灵光哉。”

    我向两个老人奇怪的问道:“两位老人家请问一下为什么单单补这一个字呢?不如请来书法大家重写四字再题一匾岂不省事?”

    那两老头一听忙说道:“格位公子你肯定是从外地来格勿晓得格块牌匾是有来头的是第十八代张天师到苏州格辰光(的时候)写格勿好换格呀。”

    “哦原来如此。”我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场上写字有个人自己对着字看了半天大概也觉得不像只得叹口气向老道长拱了拱手走到了人群中一时间再也没有人上去写字了。

    我正想着着道教的墨宝可能就此烟灭了忽然又有一人从外圈挤了进来嘴里还小声嚷嚷着:“我啊可以试试看?”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相貌委琐的老头儿让我倒了不少胃口。

    众人顿时一片哄笑有人笑骂道:“格个不是卖香烛的王老头子吗你也会写字?来轧啥闹猛(凑什么热闹)啊?”

    王老头不服气道:“我其它字全部不会就单单会格个字。”

    老道长也认得这个平日一直在殿前卖香烛的老头知道他根本不识字不过道长涵养功夫极好也抱着活马当死马医的心理叫人送上纸笔让他尽管试试。

    只见那王老头推开递过来的狼毫大笔却从脚上脱下了他那只已经烂了大半的草鞋在墨水缸了蘸了蘸毫不犹豫就在眼前的纸上涂了上去从左到右一气呵成写完还有点惋惜的看了看自己手里的沾了墨汁的草鞋不知道该不该再套回脚上。

    我虽然不知道原来那个“一”字是怎么样的不过从老道士惊喜的样子看来这王老头写的一定差不了多少。不过看他的样子怎么也不像个书法家。人群中也有人惊呼一批文人墨客都瞪大了眼睛显然也在想这老头的来历。

    王老头倒是个实在人自己说了出来:“写字我是不懂格喏我天天蹲了门口没有事的辰光就看头上格块匾只认得格个一划我就拿只鞋子沾点水在地上画画白相(玩)。画了几十年哉自己也觉着蛮像格没想着今朝派上用场。道长我格双鞋子勿好穿哉你要再送我一双哦。”众人皆啧啧称奇但听得他最后一句不禁又哄笑起来。

    我看着老头喜笑颜开地从老道长手里接过一大锭银子心里暗想我华明朝奇人奇事当真不少这分明又是一个人才。

    那老头写完之后人群还没有完全散开我便听到有人在一边数数数:“加儿你看刚才那老伯写字可有所感?”此话说的是地道的官语不知道是何人。

    “此伯显然是不习笔墨那草鞋一笔却有如神来众人都皆是自愧不如想是练习了千遍万遍之故加儿认为读书也当如此古语有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应是此理。”这会儿说话是个稚嫩的声音。

    我出于好奇闻声望去只见一大一小两人一身长衫一看便知是读书人或许是长辈带了晚辈出门游历吧。

    那年长的大概四十来岁眼中有些许赞赏之色但仍是道:“加儿所言不无道理不过你更应看到此老伯虽精此一宇但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今日若是另换一字他便束手无策。”这话说得有哲理不过也是一句费话那老头就练过那一字换了字自然是写不好了这瞎子都能看出。

    那中年人顿了顿双继续说道:“人才分为两种一类如像老伯称为专才穷其一生专一技能另一类则相反通晓万事可称为通才专才者读书求精不求多不可不求甚解通才则博览群书观其大略加儿若想为官当以通才自律其身若选人才切不可以貌取人夺人之机会也不可以偶然之功便任人以高位我常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唯才用人按才用人天下必大治。”这人说话很有深层我不免多看了他两眼心中也在想看来我是属于第二种通才吧。

    那少年和我年龄相仿十二三岁的样子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不过还是在一边应是:“多谢伯父指教加儿记下了。”

    我听此言论便知这两人应该是非常人物想起自己正求才若渴虽然我手下众多个个都是精锐但对于人才从来都是越多越好所以念此我马上走上前搭话道:“这位先生有礼了适才听先生之言实在受益匪没不知可否由小子做东邀二位到酒楼一聚也好再向先生请教?”出门在外最派得上用场的不是银子而是客套话。

    “这位公子如此豪爽真乃性情中人钱某若是推辞倒是显得小气了。”这姓钱的比我还爽快一口便答应下来。

    我们随便找了家档次高点的饭馆吃了一餐一顿午饭宾主尽欢席间钱家二人更是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我则由心的连声称赞谈论间我也了解了他们的大概情况。

    钱加的伯父叫做钱减都是河南南阳人氏本是书香门弟后来家道中落小钱加从小帮人打杂干活却没有从此懈怠仍是努力读书练笔钱减从小出门求学得老师资助解试榜上有名但省试却屡试不中心灰意冷便不再参加科举考试回家看到钱加小小年纪便才华出众便带上他出门游历一面授之以脑中所学一面使之看尽天下风物适才一段言论便是教钱加如何应对考试策略这一点完全是我猜测的。

    现在华明朝的贡举制度我大慨也知道一些虽然我不常接触过但我知道这个贡举继承于前朝并有所展考试有五科分别为: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前两门为选官后三门是挑选特殊人才考试每年一次不论家世只要符合品行端正身份清白等条件就可以了。

    考试分解试省试两级解试在各州府举行合格者到京城尚书省参加省试再合格者由百官公荐或是向考官自荐求取官职两级考试内容类似进士考的是时务策就是就事论事明经则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史科等则是考察经史子集上的知识。

    会试合格者即使不能为官也必然被各个已经执政的皇兄收入门下到地方上必定也会担任要职说不定将来便一飞冲天成为新皇帝门前的红人。

    眼前这个钱减不知何故省试屡屡碰壁据刚才的对话了解我想按他的水平理应榜上有名不知是不是太过豪爽随便得罪了什么人被压下去了也好既然被我碰上就绝不能放过了这二钱因为人才我就喜欢值得挺力相助的我是不会吝啬的。

    所以念此我不免故意问道:“不知钱大哥和钱小哥可否有意仕途?”

    “我屡次参加贡举不第只叹天下能人辈出不敢再有入仕的非分之想我这侄儿聪明勤奋他日成就必在我之上我此番带他游历天下增长见闻正是想他日后可以求得功名光宗耀祖。”看来这个钱减把希望全压在了那个钱加身上。

    其实他说不敢想是客套话所以我露出招牌微笑然后赶紧趁热打铁道:“不瞒两位我正是本朝五皇子殿下的……部下此次来到苏州一则探望亲人二则奉殿下之命寻找有识之士遇到钱大哥和钱小哥我就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