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五章 潜行刺客 (第2/3页)
机航向的同时,也一直在留心观察,从天空中四处播散的电磁信号中搜索e-3a特有的s波段扫描波束。
作为一种追求“低可探测性”的战斗机。米格设计局的工程师们已经竭尽全力,可是苏联现有的电子技术还无法提供具备良好射频管理功能的机载雷达――而如果使用普通雷达、比如n019的话,战斗机头锥内的雷达天线等构造就会成为一个很难避免的反射源,对战机整体的隐身设计非常不利。
所以眼下的mig-29n。完全就是一架不安装雷达的战斗机,却在机身内设置了高灵敏度无线电探测系统,可以说就是一名为“反辐射作战”披挂齐整的刺客。
但是即便如此,驾驶着“低可探测性”战机接敌,龙云的行动步调依然非常谨慎。
对付天空中的e-3a“望楼”,要想悄无声息的抵近发动攻击,飞行员最好还是能有一架f-22、歼-20等级别的完全雷达隐身战机――而像他和搭档现在驾驭的mig-29n,米格设计局给出的信号衰减能力大概是二十分贝,折算成s波段信号的探测距离缩减程度并不是很大。所以如果就像现在这样,对着“望楼”的大概位置直飞,对pd雷达来说就有了良好的多普勒频移检测条件,即使“雷达隐身”也会在上百千米的距离上被an/apy-1发现踪迹。
所以和纸面上的分析完全不同,真正执行一场刺杀“望楼”的任务,这就是一种双方作战体系斗智斗勇的较量。
今天的土耳其西部领空,和前几天的情形完全一样,天空中成群结队的华约战机依旧铺天盖地出击,一批批挂载对敌弹药的攻击机在mig-29m、mig-23mld战机的掩护下频繁出动,对地面上所有值得投弹的高价值目标发动迅猛的空中打击。
而就在这些大举南下的战机当面,从之前混乱中恢复过来的北约战术空军也在全力迎击,在空地一体化指挥体系的调动下拼命出动、努力维持完整的战斗机拦截线。天空中,一架架灰色迷彩的“鹰”和“战隼”穿梭疾飞,涂装抢眼的海军战斗机则在爱琴海上空陈设重兵,这些滞空战机全都接受战区后方巡曳的e-3a预警机指挥,每一条作战命令都会通过“望楼”预警机上的uhf天线播散到晴空之中。
海空军战机之间的协调行动,是几天来北约指挥体系一直在努力完成的事。
作为美国全球霸权力量的重要支撑,巡曳在东地中海的庞大舰队,现在拥有由-69“艾森豪威尔”和-65“企业”号航空母舰领军的两个标准双航母战斗群,共计搭载有十多架架e-2c“鹰眼”预警机,本来完全有能力独立遂行一场战役级别的空中防卫行动。
但是和之前战斗中遭遇的那些孱弱对手相比,华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