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二八章 进攻的矛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二八章 进攻的矛头 (第2/3页)

形势下,显然还是要以地面战来决定较量的胜负。

    在之前一周的防御作战中,驻防外高加索三个加盟共和国的苏联近卫第七集团军、第九集团军浴血奋战,挫败了北约联军速战速决、一口气向北推进的战役意图。但是本身也遭受了重大损失,由于缺乏战役预备队和足够的后勤支援,现在略显后继乏力。

    面对这样的形势,南方战区司令部的应对也相当果断,除按照最高统帅部指示、将星夜兼程回调至高加索的近卫第四集团军招至麾下,还将原先驻防在阿斯特拉罕地区、充任战略预备队的苏联陆军第十七集团军向南调动,对由外高加索两个集团军组成的“外高加索方面军”进行实力弥补;当然。考虑到军队系统中必然会有的北约间谍,这一部署只是明面上的常规应对,司令部还另外组织了包括罗斯托夫、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几支机械化集团军,与即刻赶到的近卫第四集团军一并协调指挥,秘密组建了直接听命于最高统帅部的新战役集团:“罗斯托夫方面军”。

    对于苏联的方面军一级编制,“罗斯托夫方面军”同样也将区域内的空军前线航空兵纳入指挥体系。但是像龙云所在的第237歼击机航空团,属于vvs远程作战力量,隶属关系就仍保留在南方战区司令部。

    这样看来,对下一阶段的作战,南方战区司令部的安排就很明显。那就是以“外高加索方面军”吸引、迟滞北约的地面进攻,而将齐装整训、状态良好的“罗斯托夫方面军”作为战役进攻矛头,在vvs、pvo和红海军黑海舰队的全力支持下,对南方的敌人发动一场迅疾而猛烈的进攻。

    这样的一种战役部署,作为参与者、兼观察者的龙云当然觉得很好,虽然他并未进修过战争指挥之类的军事课程,但是考虑到高加索的地缘形态与敌我态势,应该说这也是唯一合理的选择。

    面对北约的大举进攻,仗都已经打到了家门口,如果不狠狠的正面回击、把山姆大叔和约翰牛的大头兵们都赶进中东沙漠里骑骆驼,又怎么能向全华约、全世界表明红色帝国坚决一战、不达胜利誓不罢休的坚定决心?

    先要打出这样的一种气势,然后才有结束战争的可能。

    经历过多少年的侵略生涯,有些国家就是一门心思的不到黄河心不死、非要被打残了才会收敛,这种道理,几十年前的苏联红军在滚滚铁流开进柏林时就清楚得很,来自打了一百多年反侵略战争的国度,现在的龙云又怎么会不明白。

    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地面攻势,没有强势的空中掩护是万万不能的。

    在座位上冥想片刻,从文件袋里拿出一叠打印纸翻来翻去,龙云粗略回顾一下南方战区内可以动用的空中力量,把vvs和pvo的战机数量和分布又梳理了一遍,就觉得这次作战的压力着实不小。

    对于战线当面的北约战术空军,实力如何他还是基本了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