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〇八章 大编队反击 (第2/3页)
转个圈回来继续收拾这些毫无还手之力的“闪电”,一边就眼疾手快的的在显示屏上点选了受伤坠落的那一架敌机,指挥火控系统便宜从事、赶紧把这个目标给解决掉!
随着快似闪电的攻击操作,只见到一枚乳白色pl-15c从弹仓内弹出、点火,受伤坠落的那一架“闪电”眼下机动能力几近于零。对pl-15c来说也就成为了一个命中率百分之百的空中活靶。
航炮突击,导弹补枪,这种打法的攻击顺序和战斗机截然相反,然而威力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次掠袭,就用航炮干掉了两个目标,这样的成绩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不过想到天空中还有接近一百架敌机在横冲直撞,龙云的攻击节奏一点都没有停歇。反正他也没有打算将这么多敌机尽数击落,索性就痛痛快快的来一场电磁炮大狩猎吧!
带着这样的念头,也没有什么吝惜炮弹的掣肘,疾速盘旋换位的龙云座机很快占据了攻击位置,第二次从没头苍蝇一样乱飞的“闪电”机队身后掠袭而过,他故伎重演的又是一次拾掇了两架。随着“炎龙”速度惊人、效率更惊人的掠袭战术在夕阳映照的天空中反复上演。蓝天背景下拖着黑烟下坠的战机残骸越来越多,原本数量完全占优的“闪电”机群一时间竟然全无应对之力,战场形势也出现了一边倒的单向消耗局面。
是的,这就是一种单向消耗;面对“炎龙”的纵横冲击,天空中的“闪电”数量虽多。在各自为战的情况下却真是应对乏术。
速度这么快的目标,到底要怎么对抗才行?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直白,但是对“闪电”、或者说几乎所有传统战斗机来说都是一个近乎无解的命题。
在天空中四处狂砍滥杀,拖着青蓝色尾焰的狂暴“炎龙”,倚仗充沛的引擎推力而一直保持接近三马赫的惊人速度,面对这种目标,迎头攻击的导弹射击窗口已经窄到不可思议、根本就超出了人力能够掌控的极限;而说到驾机尾追攻击,不仅“球电”本身追不上正在大开杀戒的“炎龙”,就连aim-9x、aim-120d的速度也很难追击,此外更不要说即使勉强追踪、成功命中,皮糙肉厚的强袭机也根本不在乎这点攻击。
不过导弹既然指望不上,二十五毫米航炮总可以对“炎龙”构成一定威胁;所谓“好虎也怕群狼”,这种道理模拟器的程序设计者看来也是懂的。
面对“炎龙”的凌厉攻击,sfm7560模拟器虚拟出来的一百架f-35“闪电”(当然经过龙云的战斗,这时候只剩下九十架左右)并没有像乌合之众一样四散奔逃、任人宰割,虽然缺乏统一的战役级别指挥体系,也无法采用更加复杂的大规模战术配合,凭借数量优势组队反击的“闪电”们还是开始在空中彼此联络、重新组织战斗队形。
很快的,除去少数落单战机还在空中乱飞、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