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照妖镜 (第2/3页)
示他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阿拉斯加北坡(位于北极圈内)的沉积岩里发现了一头食草的年轻恐龙的骨骼。那是一头巨大的食草动物,长着宽阔多骨的褶边,能够保护它的脖子。鼻子上方厚的骨骼和鼻口部多块状的突起物,据称是被用于头撞。该恐龙属于角龙,主要生活在北美西部。
更早一些时期,美国达拉斯市佩洛特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研究学者在阿拉斯加太子溪地层7000万年历史的白垩世晚期沉积物里鉴别了一个成年版本的恐龙生物。尽管在白垩世晚期地球两极比较温暖,但它们仍然被认为不适合恐龙居住。北极和南极发现的物种都被认为代表了正在迁徙的恐龙,它们每年长途跋涉以避开寒冷的冬天。
另一则恐龙事件发生在加拿大北部努纳武特地区,那是一具鸭嘴龙化石,发现于努纳武特地区阿克塞尔•海伯格岛,位于北纬75度左右,距离人类最北的永久居住点以北500公里。
根据这些化石出现的年代加以推算,就能模拟出当时的北极圈生态。
这一点,正如后人通过开启“超级种子库”,就能获得这一代地球人的生活特征,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传承资料。
“你在想那些化石事件?其实,我对此有更深、更复杂的认识,你愿意听吗?行动之前还有十分钟,应该能讲完。”蒋锡礽说。
林轩点头:“愿闻高见。”
蒋锡礽不再故作高深地隐瞒,而是快速地思索了几秒钟,便开口讲述:“前面说过,我死于绒布寺的敲钟声中,从生到死极短,但另外一个从死到生的过程则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故事。我在大潮来临时坠入死亡的无尽黑暗,却在地球的另外一个地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那个印记,就是加拿大北极圈一块石灰石上的‘人类手印’化石。虽然现代科学仪器鉴定它具有1.1亿年的历史,但我记得清清楚楚,那就是我留下的。我意识到自己的死亡,必须趁着还能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