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四节盟国在欧洲的逆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四节盟国在欧洲的逆转 (第2/3页)

里起进攻他知道在蒙哥马利的军队

    前。可以有几天的安静时间。所以他没有通知就乘”特勒。他希望能说服希特勒,从这个战区撤出,现在已是势在必行。他的建议被粗暴地拒绝了,于是他又伤心地返回非洲?他的德国官兵们必须继续战斗,直到最后一个人。

    非州西北部的形势暂时还是平静的,因为盟军东进的度非常缓慢。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沉寂。沿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边界一带只有小规模的战斗。德**队甚至向西扩展了地盘,因此,德军得以巩固突尼斯桥头堡,甚至还沿突尼斯西部边界建立了一条薄弱的防线,这条防线不如说成是若干前哨站可能更恰当些。

    所以直到这时,原来的危机才总算被控制住了。

    到昭年圣诞节前,形势似乎多少是稳定的。然而空运毕竟无法取代陆路和海路的大规模运输,直到战役结束,德国重武器特别是火炮、坦克以及弹药的供应仍极端缺乏。

    毫无疑问盟军在北非的登陆不容争辩地说明了一个事实,这一事实还带来了各种可怕的后果,即盟军现在拥有几乎是无穷尽的空中优势。德国战斗机和偶尔出动的意大利战斗机只有很少几次能把英国轰炸机中队从其目标引开。一阵又一阵致命的炸弹雨点般地落在轴心国地面部队的头上,在开阔的沙漠地他们连躲藏的地方都找不到。

    隆美尔在阿拉曼时就认识到这种地毯式轰炸的决定性作用,除非建立一支能重创敌人轰炸机的现代化战斗机部队,否则这种轰炸一定会决定战争的胜负。

    非洲军团中的“非洲老手们”对这种轰炸确实已经习惯了,凯塞林陆军元帅称赞他们为世界上最不怕空袭的部队。而在非洲的多数意大利军队则不然,他们缺乏战斗经验。那么,当保卫意大利半岛本土时。情况会怎样呢?

    保卫意大利的战争必然主要由意大利本**队进行,可是这支军队甚至连火药味都没闻到过。

    盟军在海上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这一点在德国向突尼斯运送物资的过程中很快就显示出来。海路尽管很短。但德军的这种有利条件多少为盟军的猛烈进攻所抵消。德国的船只每天都有被击沉的,这使得运输船舶吨位短缺的情况更加突出。

    对勇敢的意大利和德国水兵们来说,通过西西里岛海峡的航行真正成了走向天堂的旅行,许多人和无价之宝都沉入那里的海底。

    但是,真正令人吃惊的是,尽管德国的海、空军竭尽全力,不惜任何牺牲对盟军强行攻击,然而盟军在北非的登陆几乎没有中断就完成了。许多船只确实被德军的俯冲轰炸机和潜水艇击沉了,但由于美国造船厂生产了大批船只,这些并非微不足道的损失几乎没受到注意就得到了弥补。

    在这些日子里,当焦急的德国人注视着南线时,在东线的伏尔加河沿岸出现了新的局势。其结果将导致一场更为重要、更具有决定性的灾难。

    斯大林格勒的灾难,对德国人民和军队的震动不

    的确也可以说,使他们感到害怕,在德国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这么大量的部队落得这般可怕的下场。现代战争的性质所决定的日复一日的残酷战斗不允许用很多时间来回味往事,尽管如此,现在已经有人公开表露出对的政治和军事领导人的才能产生了怀疑。

    对德国来说”抱3年一开始就很悲惨,后来生了更多料想不到的惨事。除德国第六集团军外,尽管还损失了一个意大利军。一个匈牙利军和一个罗马尼亚军,但是东线确实还是可以稳住的,而且还防止了俄国人在战略上获得决定性的突破。

    顿年3月,由于冯?曼施泰因陆军元帅的部队出色的战斗。甚至有可能从苏联人手中重新夺回哈尔科夫。但第六集团军的二十个几乎全由第一流部队组成的师被歼一事,在德国陆军内部造成的裂痕却永远无法弥合,尽管在斯大林格勒损失的师已重建起来。

    东线多少稳定下来之后不久,南线生的戏剧**件又开始接近**。月份,隆美尔撤离的黎波里,并被迫撤入沿利比亚、突尼斯边界的马雷恩防线。这样。意大利失掉了它引以为荣的全部殖民地。2月。沙漠老狐动了最后一次进攻。以实现其有限的目的他迅越过突尼斯南部。出其不意地袭击了来自阿尔及利亚东部的美**队并阻碍了他们的前进。

    但是,后来在英国第八集团军的强大压力下,他被迫撤离马雷恩阵地并向北退却。当时隆美尔的军队和阿尼姆的军队在突尼斯中部会师。共同组成新的非洲集团军群。

    不久,隆美尔奉调离职,因为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