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三节 范哈儿赴缅 (第2/3页)
。反正南京是国之都,绝没有抛下都抽调兵力去打地方的道理。那兄务必
面对日军守不守得住南京,范哈儿其实根本不担心。
他最怕的,还是老蒋再次挑起战时。同时命令南京的部队出击。那样一来,他无疑不能安心在西削旨挥作战,一旦分心思来估计东部战线,很可能弄得两头都不讨好。
和邓锡侯商量决定后,范哈儿就搭乘飞机飞往武汉,直接向老蒋报告了自己的决定。
同时表示,希望最高统帅部。能够答应他在西南打开战线后,不再在东部轻易动攻势,以免国家陷入两线作战的险境。
对于范哈儿让邸锡侯接掌南京的防务一事,因为南京部队大多都属于范哈儿嫡系,老蒋和最高统帅并没有表示反对。反而表示让范哈儿安心去西南坐镇,东部战线,自然由他老蒋和最高统帅部照看。
只是对于是不是要重新开辟东部战场一事,老蒋却不愿意给予肯定
复。
“哈公,战事瞬息万变,如果有好的攻击机会,蒋某人必然不会错过。再说了,就算我们想紧守战线,不挑起战争,如果日本人不想呢?他们对我们起全线进攻的话。我们当然也好展开反击!”
“那个自然,那个自然”范哈儿苦笑着点头。
实际上,听了老蒋的这个答复。范哈儿就可以肯定,将来中国肯定要面临和历史上二战一样,一面在西线的缅甸和日军作战,一面在东线的本土和日军作战。两线同时开战,物资供应需求极大,战役打得极其艰难。
不过即便有了这样的忧虑,范哈儿还是决定不放弃眼下的机会。
东南亚的战场,如果此时不介入,将来等日军顺利攻占了新加坡,自己这边再想介入,所要付出的代价可就要更大了。
而此时,自己完全可以打着救援新加坡的幌子,趁机在背后给日本下黑手,直接从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地手上捞取看得见的好处。
拜访完老蒋和最高统帅部后。范哈儿有飞往重庆,同样进行了一番安排,随即搭乘专机,飞抵昆明。指挥已经集结在那儿的几万大军,随时准备和已经兵进遢罗的部分西南联盟军队一起,对日军起攻势。
范哈儿的这次调动,立刻通过盟军的内部通讯渠道,告知了英美遣三国。同时范哈儿本人还分别致电英美两国。建议在东南亚建立一个盟军司令部,全权负责指挥盟军在东南亚的军事行动。
对于范哈儿这位中国“名将”抵达昆明,英国、美国和遣罗都表示热烈欢迎。英美两国更是立刻表示,希望范哈儿能够尽快指挥大军,对法属印度支那的日军后方起攻势。从而减缓前线英美军队的压力。
英国方面不仅要求范哈儿出兵。还求缅甸仰光的东南亚舰队,也最好能够出击支援新加坡战役,起码也要参加对日军登陆荷属东印度的狙击行动中来。
在过去的几天时间中,战局变化迅,而没有建立起高效联络机制。并且同盟也不够紧密的中英美三国。在东南亚实际是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同盟作战。
随后罗斯福也是亲自致电范哈儿。表示中**队必须在一个月内,对日军起攻势,否则东南亚的战局,将产生无可挽回的变化。
他这么说的原因,自然是此时美国的菲律宾形势,也已经非常不乐观。如果再没有外力介入,就面临失守的危险了。
马歇尔将军承认增援部队不可能通过日本封锁线,因此他命令横渡太平洋把军队和飞机运往马尼拉的护航舰队改变航向,开往澳大利亚。麦克阿瑟提出抗议,抽强调了菲律宾的“战略重要性”呼吁民主盟国集中一切力量,将增援部队运到目的地。
然而,到了十二月十二日,他也不得不承认“敌人的空军力量占有压倒的优势”只好允许布里尔顿将军将剩下的一口轰炸机和大部分幸存的战斗机撤到澳大利亚北部海岸达尔文港。
马歇尔和陆军部长史汀生还不完全承认他们必须放弃菲律宾群岛,这是陆军脑向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少将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珍珠港事件生之后一个星期,艾森幕威尔担任了战争计划委员会主任这一美军中极其重要的职务,他意识到马歇尔希望他同意我们不能放弃菲律宾这个观点。尽管他在马尼拉当过三年麦克阿瑟的副手,同麦克阿瑟有私人交情,但他还是清醒地估计到:增援部队要几个月才能到达菲律宾。他警告说:
“如果敌人大举进攻,那么在少量援助下,可能守不住几个月,尽你们最大努力挽救他们
马歇尔还是出了命令,他知道。海军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既要援救威克乌,又要守卫夏威夷和美国的西海岸。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