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节 援助和暹罗 (第2/3页)
范哈儿和日本的高层,不约而同的将作战时间,评估在了一年时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国无疑都在拼时间,拼资源。
如果这时候中国有一支强大海军的话,对日本进行破交作战一艘巡洋舰的作用,就过一个陆军战场的整编师。
但是很可惜,现在国民党的四大舰队,已经有两支宣告灭亡,只剩下武汉和广州,还有部分残存舰只。
即便就剩下那么几艘破产,范议老蒋下令广州的第四舰队出击。尽量寻找日本的大型货船进行击沉,掐断他们的海外物资供应线和船运吨位,但还是被老蒋估计国际影响,给否决了,仍旧让几艘巡洋舰躲在港口中,不遭到攻击不许主动出击。
这时候的老蒋,还是一如既往的在顾忌着国际社会。
在布鲁塞尔会议的调停失败后,中国代表团就一直在集中全力争取英美法的经济军事援助,中国代表团团长顾维钧在会后言说:
“中国人现在不是要求各签字国为我们打仗,但需要物资上的援助。以便使我们得以继续进行有效的抵抗
但是收效甚微,法国因怕开罪日本不允许中国物资从印度支那过境。这是中国除西南外,主要的对外渠道。法国代表说除非得到英美对法国的保证才能允许过境,美国代表说。要美国提供保证,即使是口头保证,也是绝对不可能的。英国代表说对贷款可以考虑,但在作战物资。武器和军火供应方面,则坚决拒绝。美国由于事实上实行了“中立政策。”也不可能对中国提供有效援助。
布鲁塞尔会议的夭折,宣告了华盛顿体系的破产,表明了老蒋依靠国际调停的外交政策的失败。而会上英美法等国奉行的绥靖主义政策。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在远东进行更大的军事冒险,走上了太平洋战争之路。无怪琼斯说。“布鲁塞尔会议。比惨败还要坏。简直是一场灾祸。”从此西方英法美等国走入了绥靖主义。
如今南京正是告急之际,武汉最高统帅部还是有点期待国际社会。
愣年初,驻法大使顾维钧拜会法国外交部秘书长莱热。正式请求法国向日本提出建议,要求日本停止敌对行动。莱热回答说,美英现正忙于应付巴纳号和瓢虫号事件,它们不可能提出一个停止敌对行动的建议。
法国政府则认为中国不能名正言顺地敦促它提出这个建议,因为不久前,中国政府曾接受德国的调卑。
事实上,当初老蒋和范哈儿接受德国的调停,这种举动出乎英法美等国意料,在巴黎、伦敦和纽约都引起了猜疑。三国政府都认为德国显然是日本的一个盟国,它的调停只能意味着为日本的利益服务。其方式是劝说中国接受日本的和平条件。德国出面调停,肯定有它自己的某种目的,那就是劝说中国参加**协定。如果他的意图得以实现,那么中国肯定会走向**集团一边而和英、美以及法国为敌。很明显,那时“蒋介石将军”就要参加德、意、日阵营。鉴于蒋介石将军有这样的倾向,法、英、美三国政府曾感到有必要保持清醒而审慎的态度,所以他们觉得,本国最好是静观德国的调停将以何种方式获得结果,而他们自己则按兵不动。
武汉方面在碰了一鼻子灰以后。只得再找国联,准备把问题再度提交国联。愣年4月,顾维钧收到政府外交部关于向国联申述的令。
中国派代表顾维钧、郭泰棋等出席国联常务会议,在会上提出对日如果不能实行全面禁运,也要采取某些限制性的行动,如实行汽油、钢铁、军火禁运问题,会前并向英法苏美政府及出席会议的各国代表探询态度。
英国外相艾登表示,禁运未易见效,日本储蓄汽油颇丰,而陆军需用不多。在远东行事,要者需美国支持,但亦不可对其催促过甚。至于国联,逼之过甚也无实益,徒有空洞决议而无具体办法。苏联与华国境连,关系最切。接济较易。当先与其妥商。英国如有可能自当积极援助。
法国外交部秘书长莱热对他说:
“国联的无茶早已彻底暴露,并为人们所熟知,不需要再用什么考验来使它出丑了”。
法国外长德尔博斯则称最好由有关各国与美国共商时机是否成熟,再开九国公然会议商议制裁问题。如果由英法单行制裁则碍于欧局颇难实现,且恐引起日方激烈反响。
就连一直想利用中国牵制日本的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也表示:实行全面制裁困难甚大,苏曾提议先行财政制裁亦遭英法反对。故苏联认为中国以不提制裁问题为宜。否则徒毁国联,于中国也无利。苏联建议中国商请英法苏荷等与远东有利害之少数国家共同出面邀请美国共议制裁,较为妥切。苏联还向英法说明苏联认为日本在中国一十,或可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