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节 医院和医生 (第3/3页)
战中,仅仅依靠那数量稀少的精英们,显然不可能对大局有多少影响,所以范哈一直在想,有什么办法,能够批量高效的制造一个学术专业人才。建立医学院,建立学校,就是出于培养人才的考虑。
只是这么个大难题,就算放到后世去,也不是三下两下、一年两年就能解决的。现在让范哈儿这么一个憨师长来想方法解决,当然是十分困难,到了现在,仍旧没多少有效方法。只能做一个,算一个。
不过想想他现在已经做成功的事情,范哈儿觉得他可以满足了。
好歹也已经告诉了孔祥熙关于军火采购的事情,这对将来的抗战就有很大帮助,其他的事情,零零总总加起来,正面作用绝对不小。反正自己也没梦想过,仅凭一己之力,就挽回这个国家要承受的苦难,所以范哈儿在想不出解决办法后,也并不强求。
他只需要能做一件,就做一件好了。
两个月时间,对生活在上海的范家人来说,不过眨眼即过而已。
去教会学校读书的赵蕴华和何蜀熙两位姨太太,已经结束了她们的夏令学习,回到家中做起了全职太太。
不过范家的太太们数量不少,人一多,就难免经常吵吵闹闹的,让范哈很是头痛,经常借回万县视察的理由,出去躲避几天。
而因为经常在上海和万县之间两地飞行,范哈儿又办了一件让他名传整个上海滩的事情。
不久前,他干脆投资买下了航空公司所属的一家小型客机,价值五万大洋。
虽然不是中国第一架私人飞机,但在现在这个时代,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确实已经是了不起的大事了,当然会让整个上海滩,都传得沸沸扬扬了。
范哈儿却并不是为了名声,而是真正需要。就算平常自己不用时,也会租给航空公司营运,赚取一笔保养费。一旦他自己需要回万县,就马上接管。偶尔杜月笙、张仁奎他们这些大佬有事去南京,也会借用一下这架飞机。所以这架飞机买来后,并没有任何闲置的时候。
时间一长,上海滩的人,都知道四川来的范哈儿是个大富豪,拥有一架私人飞机了。
这样的名声,说好也好,说不好,其实也不好。
现在这个年代拥有私人的飞机,几乎没几个,好像北方的那位张少帅,刚刚才向波音公司订购了一架私人客机,但也还没有真正拥有,范哈儿到成了上海滩吃螃蟹的第一人。
不过这个时候的飞机,价格也还是相对便宜的,普通的美式木制战斗机,不过两万大洋一架,像范哈买下的那架铝、木混合结构客机,能坐十人,所花大洋也不过五万。相对于后市动辄几千万的私人客机来说,确实是十分便宜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