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节 要人 (第2/3页)
命时,那些革命贵妇经常开办一些很开放的沙龙,就算再正经的文学沙龙,里面也夹杂了很多桃色新闻。印象中,所谓沙龙大多有点不正经,对于这个词的印象当然并不好。
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时候的上海名媛们虽然很西化,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仍旧灌输其中,真正特别开放的事情,好像从没听说过。最多一些花边新闻,也大多是小报的捕风捉影。
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沪上名媛,都不是那么好相与的,普通接触即可,真正融入她们,则大可不必。那些陌生的沙龙,还是不要参加的好。”
“我也是这个意思。”张芬赶紧点头。
她更是一个守旧的女人,要是让她在没有丈夫陪同的情况下,去参加一些私下聚会,除了在自己家中还有可能,其他任何人家,她都是不敢随便去的。
“就怕上海滩的那些贵太太们不会就此罢休,要找回苗头,会不会另外想办法,对我们做些不利的事情?”
“这个无妨,等她们出手了再说。明天你再和赵何两位姨太太,一起去去趟杜公馆,让杜家几位太太介绍你们认识那位郑大厅长。有她保驾,绝对能少很多麻烦。”范哈笑着安慰张芬。
上海滩藏龙卧虎,自己这位太太,看来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这么个地方小心谨慎一点,确实还是很有必要的。
等张芬满意的离开,范哈现沈副官还没回来,静下心来想想,突然觉得,自己手上可用人太少,似乎应该再雇佣一些人手了。
虽然身边已经有沈聪和大量警卫营的士兵,但除了沈聪勉强还能一用,其他人大都只能打打杀杀,具体事务基本执行不了。
而现在手上需要处理的事情,却是增加了不少。
仅仅是那些已经增值房子,就需要一批人去看管。他并不准备长期持有等房价的最高点,而是想在价格涨到适当的高度后,就及时出手,换取现金来完成购买军火的人,所以那边随时都要有专业人员盯着。
范哈在上海的人脉,除了杜月笙外,就只有他新认不久的老师,后来“仁社”的老头子张仁奎了。
张仁奎,号镜湖,山东滕县人。早年贩私盐为生,加入青帮,为大字辈人物。他才是上海滩,真正最牛的青帮老大。
北伐战争兴起后,张仁奎出任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为国民革命军北伐出谋划策,颇有赞助。据他的得意门徒韦作民私下透露,蒋介石曾在上海经人介绍拜张仁奎为师入帮。1928年1o月,张仁奎在南通收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华探督察长黄金荣为徒,真正坐实了青帮第一大佬的位置。
张仁奎门下三四千个徒弟,其中有杨虎、蒋鼎文、韩复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