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一章 荣誉第一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一章 荣誉第一师 (第2/3页)

,即便出身一期的黄维之前也没有获得过如此殊荣。

    “老弟,前程似锦,好好干。”陈诚显然也是刚刚知道手谕上的内容,握着沈修文的手,笑着说道。

    开玩笑,堂堂泓沪前敌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竟然称呼自己老弟,沈修文慌忙道:“这个陈长官,卑职实在不敢当。”

    “呵呵,光复,以后不用这么拘谨,这次你们独立二十旅上调南京,已经不在我的指挥下了:你就和培我一样称呼我就行了。”陈诚笑呵呵地说道。

    沈修文只得向陈诚敬个礼。有些不自然地叫了一声:“辞公。”

    简单地洗了把脸,吃了点东西,黄维和沈修文便坐上了第三战区的军队赶赴南京。由于日军已经占领了泓沪战场上的绝对制空权,天黑动身乙经成了南京大员来往泓沪前线的一个惯例。

    而此时的南京军事委员会内也正在召开紧急会议,曾让蒋介石寄以厚望的国联会议以及九国公约国家联合对日进行干涉的希望已经落空。开了十天的国联会议根本没有达成任何干涉日本对中国动战争的议题。甚至连一个谴责声名都没有。气得老蒋直拍桌子大骂:“帝国主义都是靠不住的,他们想的就是如何瓜分中国。”好在东方不亮西方亮,谈判近两年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终于在南京签署了。自中东路事件后,曾一度断绝。而后又举步维艰的中苏关系终于得到了缓和。其实,这个条约的签署,国民政府的大员们也是心知肚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同时也威胁到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共同的敌人促使中苏两国重新接近,尽管起初双方还不信任。关系举步维艰,但是自从去年德日签署了《共同**产国际条约》后。苏联的态度马上就变的积极起来。意在让中国拖住远东的日军,以保证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安全。

    虽然,两国的政治体制不同,以蒋介石为的主战派内心更倾向于英美等国。但是。在这个英美等国抛弃中国的危难时刻,《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让

    的国民政府好象是抓到一根救命稻草。特别条约。小两饰约国之一方受一个或数个第三国侵略时。彼饰约国约定在冲突全部期间内对于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给予任何协助,并不得为任何行动。或签订任何协定。致该侵略国得用以施行不利于受侵略之饰约国。而且苏联政府也明确表态将向中国提供物资援助。

    所以,尽管在今天上午上海市长俞鸿钧表告市民书,远东第一大城市一上海沦陷,但是在晚上的会议上。蒋委员长还是意气奋,宣称一定要坚守国防线半年以上。打击日寇的同时,好好让英美等帝国主义看看中国不是好欺负的。

    会议结束后,蒋介石单独留下了军政部长何应钦、大本营管理部长张治中、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侍从一室主任钱大钧以及军委会栓叙厅厅长林蔚等一干要员。

    泓沪会战进行了两个多月,虽然上海沦陷、中国守军被迫后撤国防线。从战役的角度来讲是场失败的战役,但是从战略层面上,泓沪会战粉碎了日军在开战初期叫嚣的一个月占领上海,三个月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的计划。而且泓沪会战截止到撤退,共计消灭日军达十万人,尽管从中含有水分,但是也极大的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七十万大军浴血奋战。论功行赏是必须的。

    先对三十六、八十七、八十八三个德械师,宋希源、王敬久和孙小元良这三名黄诱嫡系分别升任七十八军,七十一军,七十二军军长,同时兼任下属三师的师长。泓沪会战承担压力最大的左路军副总指挥罗卓英升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在罗店和松江表现都非常出色的六十七师师长黄维接替罗卓英升任第十八军军长。晋中将军衔。

    最后,与会的巨头们同时把话题集中到泓沪会战中,功劳最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