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3章、一路凯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33章、一路凯歌 (第3/3页)

僧就是他的救命恩人,就是全郡人民的救命恩人,人民来不及感谢他,那是因为人太多挤不过来,但是他作为郡侯,却是不能轻易就放走了这大恩人。于是那郡侯连夜差多人治办酒席,为唐僧师徒起盖祠宇。

    次日,大开佳宴,请唐僧高坐,孙大圣与八戒沙僧列坐,郡侯同本郡大小官员部臣把杯献馔,细吹细打,款待了一日。

    一日筵,二日宴,今日酬,明日谢,扳留将有半月,只等寺院生祠完备。一日,郡侯请四众往观,唐僧惊讶道:“如此浩大的工程,怎么这么快就搞定了?”

    “唐老爷过奖了,我们凤仙郡连续数年干旱,您来了不到半日,便求下了一场大雨,又保证王后风调雨顺,我们与您相比,那是慢得很呐!”郡侯道:“下官催题人工,昼夜不息,急急命完,直到现在才完工。现在特请列个老爷看看。”

    悟空笑道:“果是贤才能干的好贤侯也!”于是唐僧师徒便都到了新寺院,见那殿阁巍峨,山门壮丽,俱称赞不已。

    郡侯道:“这寺院网修建成,未曾命名,请老爷留一寺名吧!”唐僧闻言,便道:“有了,留名当唤做甘霜普济寺。”

    郡侯称道:“甚好!甚好!”用金贴广招僧众,侍奉香火。殿左边立起四众生祠,每年四时祭祀;又起盖雷神、龙神等庙,以答神功。

    看完这新寺庙之后,唐僧师徒又继续上路。那一郡人民,知道久留不住唐朝高僧,于是各备贩仪,不过唐僧师徒分文不受。于是,那凤仙郡内,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老百姓,官方的、民众自的,皆都前来送行,一时间大展旌幢,送有三十里远近,犹不忍别,遂掩冉目送,直至望不见唐僧师徒等人方才回去。

    走在路上,唐僧还在不住地感慨:“悟空啊,这一场善果,真胜似比丘国搭救儿童,皆尔之功也。哦不,在那比丘国只救得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怎似这场大雨,滂沱浸润,救活了万万年千性命!总之,都是你的功劳。”说着,唐僧还忍不住砸嘴,“啧啧,这凤仙郡的百姓还真是热情啊,好啊,好啊!”

    悟空却是笑道:“师父,俺们在凤仙郡又停留了大半个月,这去往灵山大雷音寺的路那是越来越近了,可是以这样的度,俺们还需要很久很久呐。”

    唐僧却是一摆手,道:“此言差矣,如今我们已经出国十数年了,既然已经过去了十余年了,那么我们也就走了十余年的路途了,再怎么着,咱也走了绝大部分的路途,我相信,灵山就在前方,大雷音寺就在不远处。

    悟空点点头道:“没错,的确就在前方不远处,可是以咱们这走几天,停几个月的度,待到达灵山之时,师父您将垂垂老矣咯。”

    “咳咳,这个嘛”唐僧立玄坐端,道:“那还在等什么,还不赶紧赶路?咱们一路凯歌,唱到灵山!驾!”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