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62章 晚建不如早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62章 晚建不如早建 (第2/3页)

国开始了进一步的挖掘巴库的实力,预计1916年一整年,巴库的石油产量,会超过2亿万吨,到的1917年,更是可能上升到7万吨,总产量可能提升了5000万吨这个数字,即便在后世也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是世界级油田的代名词,超过这个,恐怕也只有沙特的超大型又添了,其他的都远远不是这个的对手。

    也只有巴库这么的根基,才能够有如此的产量,后世的那些超大型的油田,包括中国最大的大庆油田为例,都没有办法的让产量超过8000万吨,这是根据石油的储量来决定,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却真的不是世界级的大油田,储量跟巴库,跟沙特大油田相比,有明显的差别。

    中国对于巴库的这种破坏性开发,德国也没有在意,此时的德国对于巴库,还没有那个归属感,或者说,即便有一定的归属感,想着心疼,在战争的逼迫之下的,德国能够有更多的东西换取金钱就可以了,中国对于石油的渴望,近乎是无限的,不管是2亿吨,还是7亿吨,都可以接下来,价格上面,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5000万吨,差不多就是每年年国家20亿美元的收入,这对于此时的德国而言,简直是一个强心针,

    这笔钱将会用来,进一步的武装德国,在1917年,德国准备武装80个师,并且,开建6艘巴伐利亚级,在中国订购的8艘巴伐利亚级已经到了尾声,德国负责监督建造的官员,对于巴伐利亚级非常的满意,他们在政府有钱的情况下,又订购了12艘,按照中国的高速来说,到1917年年底,德国会新增18艘巴伐利亚级,会让德国的战列舰的数量,达到一个极限的高度,未来世界的海战将会越演越烈,以往30艘以内的战列舰的对决,已经可以称之为惨烈的,10艘左右的,已经算是重大的,可是从1917年开始,没有50艘,就不能算是大型战争,甚至是在1917年,还爆发过总计80艘战列舰的惨烈对决,最终沉没了超过40艘的主力舰。

    无论是从中国到中东,还是从中东到中国,都必须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也是马六甲海峡重要性的显现的,可是现在,如果选择从克拉运河通过,单程可以节约1200公里的,这对于的从中国到中东的航线来说,可能就是十五分之一,或者是十分之一,这个意义非常重大的,这代表着,同样的船舶的前提下的,中国向中东的运力,实际上是提升了10%左右的,中国目前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的商船大国,中国铺开的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按照这个来说的话,每年15亿吨以上的运输量轻松提升一亿吨,不说是经济效益,只是这个时间成本上面,这一个运河开凿,就值得的考虑,它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克拉运河就只有经济效益了么,不完全是这样的,中国海军刚刚成型,分成北方南方和兰芳舰队,兰芳舰队,由于海峡所处的位置,可能要龟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