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58章 送到案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58章 送到案头 (第2/3页)

附属材料的结果,否则耗费更大。

    电报为什么那么贵,一方面,有线电报的建设费用高,运营成本也高,无线电报,虽然在这方面减少了很多,可是电文还是要靠电报员敲出去,平时的电报,最多就是一百多个字,超过500已经是很可怕了,可是现在动用了50个电报员,平均每个人需要敲击1400字,足足是极限500字的快3倍,还要保证正确率,毕竟差一个字,都有可能影响到电报的效果,更别说几个字。

    这也是王荣民着急的效果,其实加上基础数据和参考模板在内的完整版的文件,足足37万字,他们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通过飞机,在中南半岛每个月定期飞往包头的飞机上面运送,时间在3天之后,至于陆路,也通过火车,当天就走了,这样算下来,两者到时间上会差不多,飞机即便快也有限。

    也亏得王荣民这么的做了,否则37万字的东西,如果用电报的话,会让人疯掉的,就算如此,50个人之所以用7个小时,是因为大部分时间用在校对上面了,电报永远是两边的,不同于电话,可以无障碍的对话,电报的独特性,只有专业的电报员才能够收发电报,其他人听到的,会是天书一般,只有受过严格训练,并且有经验的电报员才可以。

    可对于任何一个电报员来说,7万字的东西,都是一个噩梦,并且一边用50个来发,另外一边,可能会比发报的少一旦,可是听的也不会太少,否则7万字的稿子,根本就没办法接下来,如果不是王荣民在包头这边有关系,动用了太原这边本家的关系,用重金请动了数十名电报员,把这个庞大的文件给弄了出来。

    7个小时,无论是发报者,还是接受者,都累的精疲力竭了,几轮的确定,已经让所有人都说不出一个字,虽然只是7万字,可是整体的发送量最少在3倍以上,因为需要通过两到三轮的确定,分成不同的部分,一旦正确,一遍就过了,不正确,可能要两三轮,这样的加起来就多了,这也是只有7万字的根本原因,哪怕是王荣民贵为省长,都不可能发动的原版的稿子,37万字加上一些专业的数字和图表,想想也是醉了,恐怕任何一个电报员都会拒绝发送的。

    好在终于完成了,王家在包头的代表****增,他算的上是王荣民的叔叔,只不过他的岁数只比王荣民大上7岁,在大家族这样的事情极为的正常,40岁的中年人问七八岁的孩子叫叔公的比比皆是,特别是富豪阶层,几房太太,错综复杂的关系,有五六十岁,甚至是七十岁都会有孩子,这样的老儿子的辈分可能直接到天上,几代下来,可能辈分差四五代的都有。

    王荣民目前在王家的重要性是极强的,他几乎代表着王家最有出息的,八大晋商,加上后来加入的,顶级豪门最少有20多家,可是全国的省份就那么多,总不能都进到顶级豪门那里吧,而且就目前的发展态势,王荣民也是最有可能登顶的,所以他的事情,几乎得到了王家的全力支持,要知道杨元钊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