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撤退命令 (第2/3页)
未来,这是必然的,可是现在,需要的道路只有一条,贯通从达尔文,到中部城市的这个道路,这将会成为未来贯通中部的交通要道,最关键的是,在东北部,这个中国没有涉足的地方,将会迎来新的战争。
几内亚已经被占领了,这个在澳大利亚的旁边,如果从这边走更加的通畅,中国在大量的向太平洋各岛运输,一部分会首先的运到几内亚来中转,这样效率更高一点的,接力的方法,虽然浪费了一点,可是适合从中国的南海到东南亚航行的,跟整个太平洋航行,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需要的海船类型也不一样,最关键的是,不用全程打空,一部分从东南亚返回的船只,也可以携带一些东南亚的特产,或者其他的物资回转,一定程度上面,拉均运费。
从真正认识到了战争就是打经济之后,几乎中国从上到下,就有一个共识,要么增加产出,让更庞大的产出,让中国的经济更加的稳定,要么节流,一些能够节约的,能够统筹的,尽可能统筹,甚至在数学领域和经济领域,专门开行了各种的工程,杨元钊对此所知道的不多,却提出了基于后世的众多理念,如何把这些理念应用到工业生产之中。
这些还没有人研究到的领域,确切的在实质上面增加了中国的实力,比如说在整个军事工业领域进行了诸多的调整,对于单一的某一个工厂,或者企业来说,效率是减慢或者是增加了,可是整体上,流转更加的体系化,增加的效率何止是一点点,正是因为诸多的方面,获得了好处,才让这些工程和体系应用于全国,甚至中国已经在谋求一个标准的数据体系,把近乎全部的工业都纳入到这个体系之中,到时候,很多标准和工艺都统一的情况下,不但转产变得容易许多,多个企业之间的磨合也会变得容易。
接下来的2个月时间之中,澳大利亚一方面增加两个州的防御,尽可能的调动所有能够调动的军力,征召新兵,可是澳大利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为主体的国家,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均土地面积相当的高,再加上盛产羊毛和肉类皮革之类的,只是依靠着这些肉类皮革,就足以让澳大利亚大部分的过上幸福的生活,真正工业化的过程,还是从澳大利亚从英联邦之中独立之后的事情。
之前是英国下辖的成员,可以享受到英国的工业化,现在成为独立的国家了,一些必要的基础工业还是要建设的,只不过对于澳大利亚而言,没有那种紧迫感,哪怕有英国的权利支持,工业化的过程也不快,只是在一些资源类企业,或者毛纺织企业,这些都是澳大利亚较为优势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他们,对于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是最快,至于军事方面,澳大利亚也竞争不过的英国,德国和美国,索性放在后面。
现在这种短视,让澳大利亚吃了苦果,面临着灭国的危险,他们的民众倒是相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