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3万吨的大家伙 (第2/3页)
到阿拉斯加,不但要提供这么多人口的衣食住行,还有城市建设,工业布局等诸多方面的,在这些方面,只有极少极少的方面,是援助的,大部分的方面,是中国有偿的服务的,只要日本发展的好,或者说,日本能够从阿拉斯加,或者加拿大和美国,弄到足够多的资金,那么这一次次的运输,也不算亏。
中国现在,是家大业大了,海外控制的领土的增多,加上范围的扩大,从太平洋东北部,到西北部,甚至是西南部,除了东南部没有涉足之外,其他太平洋的三个角度,都被中国涉足进去,这需要的海上运输距离极为庞大,数量也极多,特别是太平洋方面,岛国没有基础,没有各种的资源,要想兴建大规模的机场和海军空军基地,这需要的物资是海量的,哪怕上千万吨级的远洋运输船,也有些不够,这种情况之下,很自然的对商船的吨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战后,只要日本没有退出中日联盟,这一部分的商船,还可以转移给日本,再怎么说,只要日本不放弃本国这边的三岛,日本本岛跟阿拉斯加的联系,也必须要一定数量的商船,这部分商船,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转移给日本,也不算浪费。
造船不容易,可对于掌握了更高生产方法的中国来说,这并不困难,计算机的普及和出现,电脑辅助设计和电脑辅助制造,对于造船业的提升相当的明显,特别是分段式制作法,极大的增加了造船的速度,哪怕是3万吨以上的商船,也只是跟之前5万吨差不多的建设速度,在权衡利弊之下,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疯狂增长运输压力,最终,中国还是批准了一批3万吨以上的商船的兴建,这些船,在目前海军建造任务较低的情况下,填充了所有超过3万吨的船坞。
在战争激烈的时段,在中国跟美国掀起太平洋战争,甚至攻击北美的阿拉斯加的时候,中国的大型船坞之中,摆放的不是大型战舰,而是商船,这也是世界第一次遇到的事情了,这也跟中国埋头发展有关系,到现在中国的军舰数量已经足够,甚至海军人员有些不足,所以稍稍放慢一点,只要海军人员上来,随时都可以爆战舰海,就船坞的总吨位来说,中国甚至比美国强大的多。
商船的吨位上升,成本当然也会上升,也亏得中国目前有钱,才能够一次性开行最少150艘3万吨以上的大型商船,就一吨300美元的价格来说,千万美元一艘船,150艘最少是20亿以上,4万吨的价格更高,可是大规模的投入,会带来成本的降低到,对于知道经济战的好处的中国来说,节约的每一分,都会成为经济上面的优势。
这样庞大商船,开始建造,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建成,在日本要求之前,首批差不多50艘,在日本攻击的阿拉斯加前后,第一批下水,并且紧张的海试之后,投入使用,对于中国来说,专业的海军士兵,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事情,到现在,还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