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岸防布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岸防布置 (第2/3页)

个舰炮兼容并包,迅速的完成了15寸和16寸火炮的研制,从17,18寸,还有一定的技术累积,20寸,就太远了。

    即便是在后世,也没有20寸火炮,最大的恐怕就是大和号的18寸舰炮了,杨元钊非常清楚,未来,大口径炮火讲逐步被淘汰,因为连战列舰本身就会被淘汰了,一方面,是各种新式的舰炮,陆战武器,会缩小到200毫米以内,再大的话,不容易移动,对后勤的压力也很大,海上武器,基本上也是这个程度,更多的是依靠导弹和飞机,舰炮的时代已经落伍了,不过20寸以上舰炮难度太过巨大,特别是对于整体舰体破坏力和本身结构的问题,即便投入精力,也不是短时间能够研究出来。

    把重点放在了航母之上之后,中国更多的把目标放在了飞机上面,不断研制出最佳的飞机,在舰船的常规武器上面,进一步深化15寸以下的舰炮的研究,争取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加强舰炮的威力,可是另外一方面,也在进行导弹前瞻性研究,不过进度相当的缓慢,在实验室之中,即便是一目前总过的半导体技术,成俗的导弹出现,也最少是10年到15年的时间。

    导弹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精确的制导性,在普通炮弹,命中率在5以下的时候,这还是战列舰的齐射,导弹基本上可以达到70以上,一些精确的,卫星制导的导弹,甚至可以达到95以上,这样的命中精度之下,才能够把导弹的威力发挥出来,至于空空导弹之中,超过超视距的导弹成为了最佳的武器,这样的导弹,对于各方面的精度要求都非常大。

    以目前中国在动力领域的储备,再加上杨元钊的提点,弄出来类似1那样的导弹,问题不算很大,可是那些东西完全没有任何的意义,搞出来的话,不过是一个大号的炮仗一样,

    就跟二战一样,德国跟英国之间,只是相隔了一个英吉利海峡,30多公里的最短距离,在后世,普通的火炮都能够打过去,在二战的那个时代,却是不行,1,2的出现,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仅仅是打到对方,在二战之中,

    从1944年9月6日到1945年3月27日,德国共发射了3745枚2导弹,其中有1115枚击中英国本土,2050枚落在欧洲大陆的比利时安特卫普、布鲁塞尔、列日等地,只造成英国死2724人,炸伤6476人。

    这样的命中率简直低的没办法再低了,这个误差的范围,已经不是几百米,几千米,那完全是几十公里,瞄准英国发射的导弹,能够打到烈日,这中间距离最少也是接近一百公里的误差,这样攻击,跟二战美军第一次空袭东京一样,只是起到骚扰的作用,不能够作为一个常规化的武器来使用。

    火箭研究,一直都在进行,甚至连火箭炮这样的大杀器也都开始进入到成熟化,可惜导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