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深层原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深层原因 (第2/3页)

可以说,中国现在庞大的国土的,几乎跟这个举措有直接的关系,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功劳不能抹杀,可是如果不是有德国的话,在中国对抗整个世界的前提下,不可能这么快速的获得这么多的战果的reads;。

    也正因为这样,中国对于德国,几乎是有求必应的,在德国受到了声呐的打击,潜艇部队损失惨重的时候,派遣潜艇前往,必然会引起德国的关注,当时有两个想法,一个是中国就这么的过去,协约国怎么看好,总之会疑神疑鬼,很大可能会看成德国做的,另外一个想法,就是现在执行。

    这是考虑到全局的,德国跟中国之间密切的关系,暂时是不适合动的,为了一个小小的潜艇,跟德国产生裂痕,是高层不愿意看到,不是说潜艇不重要,潜艇是一个可怕的武器,真的把潜艇的技术开发到极致的话的,比如把噪音降低到90分贝左右,恐怕是中国新一代声呐,都未必能够发现得了,那样的潜艇会成为大洋的黑‘洞’,成为在海底最强悍的攻击武器,甚至会威胁到未来中国主力发展的航母作战群。

    不过,海军方面的专家的论证,还是说服了高层,别看现在,潜艇的声音降低了,达到了110分贝,距离90分贝的海洋黑‘洞’,只有一步之遥了,可是这一步,并不是那么容易迈开的,分贝的降低,在刚开始是比较容易,之前只是没有人想到这个问题,哪怕是没有任何累积的德国,都在短时间之中,从220分贝降低到了180分贝,可是到了120分贝以下,每降低一个分贝,需要的努力,就是之前的10倍以上。

    机械造物,牵扯到水跟钢铁之间的碰撞,再怎么的考虑流体力学,在体型没有较大突破之前,降低每一分贝都很难,给德国方面110分贝版本的,在没有给他们系统理念和知识的情况下,他们要想降低,就真的是比登天还难。

    最关键的是声呐已经不是中国发现潜艇的唯一工具了,中国已经开始后研究,拖拽声呐,甚至进入到了水下雷达的领域,用更高天线,更大的网络,来发现网络之中的一点,后世发现水下潜艇的一个关键东西的,投资巨大,却在别人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是天然的优势。

    电报之中,能够解释的很少,可是简单的东西,比如整个潜艇之中吸引瓦的存在,可以把潜艇内部的噪音,尽可能的吸收掉,不增加潜艇声音,这一点,是一个大的项目,另外一项就是双系统,在目前德国的远洋潜艇,还是采用柴油机,不但需要大量的空气,水下的运行时间被压缩到很短的程度,每隔一段时间,必须要进行通气,这也是他经常被发现的根本原因。

    中国秦级,设计了双系统,也就是说,潜艇之中的空气,只要能够保证潜艇人员的呼吸就可以了,大型的压缩空气钢瓶,就可以容纳巨量的空气,这也是秦级潜艇能够在长时间的水下航行的根本原因,水下不采用任何的动力系统,而是转向电池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