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三十七章 “希望”行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三十七章 “希望”行动 (第2/3页)

了1912年达到了之前的4倍,进入到1913年,前面6个月时间,就达到了1912年全年的5倍,预计全年也会增长到四倍。

    为什么会实现这一切,一方面,因为巴格达铁路的贯通,这绝对是对德国一个巨大的支持,德国可以不通过地中海,直接从中东,通行这么一条铁路,甚至拥有了控制在德国和西北手中的一个巨大的新港,巴士拉港,特别是杨元钊从欧洲购买了大量商船,拥有了超过200万吨的运输能力的时候,这一条线的发挥达到了极致,从1912年开始,差不多有80万吨的物资,通过巴士拉港,通过巴格达铁路,进入到了德国境内,而今年的上半年,6个月的时间,居然达到了120万吨,全年几乎可以肯定突破到280万吨的程度,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之前,西北在建设巴士拉港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把巴士拉港,建设成500万吨,甚至是千万吨的庞大港口,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是一个笑话,甚至连德国也认为如此,巴士拉港,哪怕是在巴格达铁路完全通行的情况之下,最多每年也就是七八十万吨。

    可是现在看来,西北早有眼光,今年通行到德国的货运总量可能会达到240万吨,可是通行到奥匈帝国和土耳其的,就有差不多30万吨和120万吨,更别说还有少部分进入到了巴尔干半岛,仅仅是这些,巴士拉港转运能力就达到了400万吨左右,这还没算通过巴格达港,向西北运输的货物300万吨,这样算下来,年吞吐量几乎达到了700万吨,快要达到饿了千万这个数字,这一点这个在远东边陲,看起来根本就不起眼的这个小港口,居然是世界上排号的庞大港口,这是西北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正是这个看起来完全没有联系东西,让提尔皮茨想到了办法,巴格达铁路和日益兴盛西北航运,让提尔皮茨感觉到眼前一亮,中国目前拥有超过的300万吨的海上运输能力,其中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超过200艘船,活跃在从中国到巴士拉之间的航运线上,德国从中国进口的资源和各种的工业产品都是通过这里运输的,当然了,还有一部分,通过土耳其进入到地中海,销往英法等国。

    33万人,如果分成200艘船的话,可能一艘船上,最多就是一两百人,至于巴格达铁路,更是运力充沛,目前双线已经完工了的90%左右,在西北的机车和指挥之下,整个铁路的运输量,完爆之前东方快线。

    这运输的是军人,又不是什么富商或者是普通的平民,他们在纪律上面,非常的出色,在列车的选择上面,完全可以不考虑客车,乘坐着货运的直达列车,在各地的转运车站上车,直接进入到车厢之中,一直要到巴士拉才下车,而且不是在商港下车,而是在军港下车,这样保密性就相当的高了。仔细的考虑,并且在海军部参谋们细细的研究,发现可行性非常的高,比之前草草的定下来的几个预案,都强的多,也不容易被发现。

    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