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第2/3页)
分之一。这一点,面对之前的155,可以完爆。
迫击炮的出现和逐步的丰富,机枪的大量普及和改造,轻机枪的出现,让班排这个层次的自动火力获得了极大的增长。超过25公斤,加各种设置过了40公斤的马克沁,跟总重量不过是十几公斤的轻机枪起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西北这样看似没有扩军的情况之下,默默增加着实力,甚至还退役了一部分的军人,填充到了城市管理和工业发展之,看起来是减弱了实力,但是这一部分人对于地方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军人的纪律性和服从性,让西北的底蕴更加的强大,再说了,这些预备役,也不是不做军事训练,只不过专业军人要少,一旦遇到战争的话,他们会迅速的进入到陆军的架子师里,迅速的扩充陆军的数量。正是因为坐拥了强横的武器和实力,西北才如此的平静,为的是让国少受战乱,在未来一战到来之前,拥有一个良好态势。
国,乃至整个亚洲都较平静,可是在欧洲,却一点都不平静,巴尔干,这个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这个从来都不曾平静的地方,因为种族和各种的争端再起波澜,去年的10月,在诸多矛盾无法协调的前提之下,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巴尔干同盟。1912年10月9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宣战,保、塞、希随后参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了。
四个国家组成的联军,实力强横,土耳其措不及防之下,军队节节败退,11月初请求欧洲列强调停。12月16日土耳其与4交战国在伦敦议和谈判。土耳其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国家,曾经的跨越三洲的大帝国,巴格达铁路其,动荡的巴尔干战争,让铁路建设微微的有些波动,好在铁路的建设,已经快要进入尾声了,西北的铁路建设兵团,以列强们所无法想象的速度,迅速的贯通了这一条2000多公里的铁路,部分路段,已经开始修筑复线了。
杨元钊在欧洲的时候,错过了这一场巴尔干战争,不过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也曾经询问过德国大使和德国外交部,主要是问对巴格达铁路有无影响,当时德国方面言辞闪烁,只是保证了巴格达铁路可以正常的修筑。
既然对巴格达铁路无影响,德国方面也会按时的验收,西北方面没有在意,西北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年多之后,一战爆发的真正导火索,算是杨元钊,对于世界历史的了解,只是限于1914年,因为巴尔干的塞尔维亚的萨拉热窝事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战的前因后果并不知道。
在之后,直觉让杨元钊觉得,情报部门必须要近搜集情报,地处巴士拉的情报部门,通过这一年多艰难形成的络,搜集了一些信息,主要是土耳其境内的,似乎有一个青年土耳其党相当的活跃,剩下的所知不多。
局势如同风云一般,云涌而起,果然,1913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